第(3/3)页 “晋文公退兵九十里,到城濮这个位置,距离本国的领土很近,距离敌国的领土很远,这样一来,己方补给线缩短了,敌方补给线拉长了,占据了地形的优势,这就是《孙子兵法》,‘道、天、地、将、法’中的‘地’。” 咻… 曹节与曹嵩听得一愣一愣的…不自觉的瞪大了眼睛,一副瞠目结舌的模样…曹铄的讲解,已经足够让他们震撼…哪知道,曹铄的话还没讲完呢? “晋楚交锋,尽管楚国士卒多于晋国,可楚国的将领都是有勇无谋的家伙,反而晋国的将领,是智勇无双,算无遗策的先轸、狐偃等人…楚国只晓得‘以正合’,哪里比得上晋文公‘以奇胜’,这不就是‘道、天、地、将、法’中的‘将’和‘法’么?” “还有…” 曹铄还要讲…六岁的他讲起道理来头头是道,无比伶俐?关键是,一句句,一段段让人信服。 “够了。” 曹节忙伸手打断…倒不是他不想听,他怕自己再听下去,小心肝儿有点受不了了… 《孙子兵法》中的“道、天、地、将、法”,当年,干爹曹腾细细的给他讲述了一个月,曹节才算是初窥门径…没曾想,短短的不过半盏茶的时间,一个六岁的孩童,竟将《孙子兵法》的精髓,通过晋文公退避三舍的故事娓娓道来…声情并茂!关键是,论述的观点一字不差。 惊骇,惊诧,震惊… 甚至…他…六岁的曹铄…还懂得“以正合?以奇胜?”错愕,曹节整个人都错愕了… 似乎,顷刻间…他脑海中对六岁孩童的认知,在这一刻尽数的颠覆! 当然,错愕、懵逼的不止是曹节一个,曹嵩也呆呆的愣在原地。 这些年,鲜卑寇边,他也曾写出过一卷《防务论》,在朝堂上赢得了喝彩…可似乎,比起孙儿曹铄的这一番《孙子兵法》的解读,他竟感觉到…有些自愧不如。 果然!曹铄那一句…对《孙子兵法》七、八、九成领悟的回答,绝非一句妄语… 天哪?吾儿曹操究竟生出了怎样一个旷世神童?曹家这一代?难道要…要兴旺了! ……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