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等到吃完之后,华凡江终于透露出了自己的目的。 “蔡总,实不相瞒,今日请你过来,是想与贵司合作。”华凡江说道。 蔡东丰端着一杯茶,不慌不忙的喝了一口,笑道:“华院长请讲。” “是这样的,去年那次救人,你拿出的手环十分亮眼,里面对脉搏的监控和判断,都非常的精准,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华凡江说道,“现在,你研发出来的随身医,估计精度上更高,想必在脉搏的监控上更灵敏吧?” 蔡东丰点头道:“是的,精度是更高了。” 华凡江眼睛一亮,说道:“我的想法是这样,你有设备,我们中医院有国医大师,能否两家联合起来,将中医脉搏诊断电子化,向全世界推广?” “这是一个好办法,但华院长确定能够推行?”蔡东丰疑问道。 中医十分讲究经验,普通人即便摸到脉搏,也搞不清什么是弦脉、什么是滑脉,同一种脉搏,不同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而且,国医大师一般相当守旧,他们不信任机器,不相信设备能够准确的判断脉搏。而医疗无小事,万一摸错了脉,给出的诊断定然不对。 引起了医疗事故怎么办? 华凡江说道:“一开始肯定有阻力,但只要我们有亮眼的成果,就有办法推下去。即便不能推广到全世界,小范围内普及也是好的。” 蔡东丰点头道:“这倒不错。其实,我们还可以反着来,让设备模拟出不同的脉搏,让年轻的医生感受一下。久而久之,经验也就丰富起来。” 华凡江眼睛再亮,显然这是一个新思路。 为什么以前的人没想到?主要原因是你怎么模拟脉搏?采集都不精准,更别说模拟了。 “技术能实现吗?”华凡江问道。 蔡东丰说道:“可以的。不过,我在脉搏上懂得不多,医学上还要靠中医院的医生,我只提供设备上的支持。”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