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 乾隆四十八年-《乾隆朝的造反日常》


    第(2/3)页

    时间眨眼就是乾隆四十八年了。

    江哲一任期满,这次他想继续留在陈州就太难了。

    除了像明伦这种不知道什么原因被变相发配的人外,让一个官员长久在一个地方任职,这并不符合大清朝的官场规则。

    所以江哲这次肯定要挪位置的。

    而且五品的知州多少也算有些份量了。

    “去东南还是去西北,你可作出决断了?”

    江哲与赵亮绑的死紧,他并不需要发愁自己不能升官,而只需要发愁自己要去什么地方当官。

    东南是享富贵开眼界的,而西北是捞功劳的,虽然有一定的危险。

    “子华(赵辉)都能去西北搏一搏,我又如何没这个胆量?”

    “那就静宁州了?”

    那地方距离伏羌很近,地处陇山之口,形势险要,此地安宁与否,事关重大,故以静宁为名。

    “就静宁州。”

    江哲实际上一想到很可能爆发的二度民乱,头皮就禁不住发麻的,但同时也精神为之振奋。

    这危险之中果然蕴藏着莫大的机缘啊。

    “为兄于武事上一窍不通,那将来如何守城,还要多赖贤弟帮衬。”

    “这个你放心。四海镖局本来就有在静宁州设点的打算。”

    赵亮对苏四十三起事前后倒是听清楚的,因为那涉及到了和珅,可对接下的后续起事就不太清楚了,只记得是在乾隆四十九年里。

    所以江哲到任之后还有一年的时间呢。

    一年的时间里,足够土豆玉米番薯成熟一季的了,也就足够江哲在当地建立起一定的民望了。

    然后到了四十九年时候,再组织民力搞一搞建设,把一部分人丁始终我在手心里。那二度民乱就算爆发了,江哲只需要依凭城池坚守,还能弄丢了城池不成?

    现在的这场民乱跟后世同治年间的那场大乱可不同,人数少的太多了,主要是新教在闹事。

    而且这些新教的矛头也主要对准的是清廷,甚至是一些老教,而没有对准当地的汉人,这样就没有引发太大的骚乱。别看闹得很轰轰烈烈的,却是无根浮萍,一推就倒。

    整个陈州府就没人知道江哲要走人了。

    事实上现在的江哲在陈州那可是炙手可热,因为夏秋时候闹腾的事情,十几万男女,光丁壮就有数万人,辛辛苦苦的劳作之下,在八月之前搞定了周家口附近滩地水洼的整治工作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