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人心以散-《武布中华》
第(1/3)页
蓟州就在山海关之西,关宁铁骑一日之内,就可以赶往支援。
不过此时,吴三桂望着烽火,去没有动作。
辽镇与清军交战十余年,双方仇怨极深,不过在交战过程中,辽镇也不断有人被俘虏,然后投降了清军。
随着明朝国势衰微,加上对清战争连续失败,转投清军的辽镇兵将也就越来越多。
现在关宁军中,随便找个兵将,几乎都能在清军中,找到自己的亲戚,包括吴三桂。
早在松锦大战之后,清军就通过祖大寿,不断给吴三桂写招降书信。
此时,在吴三桂手中,便有一封清军送来的书信,还是满清摄政王多尔衮亲笔所书,其中有段话,“伯虽向守辽东,与我为敌,今亦勿因前故尚复怀疑。……今伯若率众来归,必封以故土,晋为藩王,世世子孙长享富贵,如山河之永也。”
这句话打动了吴三桂,而且他深知,以关宁军的实力,也挡不住清军。
这时吴三桂注视着烽火半响,沉声喝令道:“传令下去,大军紧守山海关,没有我的军令,谁也不许擅自出击。”
~~~~~~
北京城,东城。
因为闯军进占河东,清军压向山海关,北京城已经戒严。
虽说眼下局势危机,但是对于北京城而言,似乎也不算什么大事。
自打崇祯登基以来,敌军兵临城下,北京戒严也不是一两回了,城中军民早就习惯,也有丰富的应对的经验。
这次情况比以往要糟糕,可是北京城表面上却依旧平静。
现在崇祯与大臣的关系? 势同水火? 城内许多官员,都准备打开大门迎闯王了。
当然? 随着清军大军压境? 来的也可能是关外的建奴。
这使得北京城中的官绅,开始出现分化? 一部分决定南下,君子不立于危墙? 先避避风头? 等局势明朗,再来做出决定。
另一部分则无所谓,有洪承畴的例子在前,投降满清对他们而言? 也并非不可接受? 他们只需要一块遮羞布,一个说得过去的借口,就能够为清军效力。
此时,在城门处,百姓排队进出北京城? 守门士卒盘查着细作,并借机搜刮百姓。
从去年阿巴泰入寇? 截断漕运开始,南方诸省就以各种理由? 不再向北京运输赋税。
现在北京城内,崇祯朝廷穷困潦倒? 给京营发饷的钱都没有? 官员也是欠俸两三年。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