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4章未曾设想的道路(四)-《武布中华》


    第(2/3)页

    高镰道:“所以,我们需要勒紧裤腰带,全民大生产,出口创汇,把欠款还掉。我的这个办法,农民的日子会苦一段时间,不过只要挺过去一两年,幕府的财政就会好转,甚至能让日本的工业追平乾朝。”

    “嗦嘎!”德川家纲颔首,有些激动道:“我明白了。镰桑,你大胆的去干吧!我和幕府支持你!”

    ……

    在明治维新之前,日本土地所有制,是领主所有制。

    这也就是说,日本的土地,掌握在德川家和各大名,以及武士和贵族阶层的手中。

    德川幕府面对财政方面的压力,全力支持高镰的改革,而高镰的改革,首先就要发动这些封建领主们。

    高镰很快制定方案,不过却没有亲自出面,而是找到了大佬保科正之。

    这时,在正之府邸,高镰行礼道:“正之大人,我是乾人,威望不足,计划制定了,也难以真正推行。因此还是需要正之大人您出面,来推行第一道改革计划!”

    保科正之皱起眉头,“镰桑,这个全民大生产,真的可行吗?让百姓都去织丝,会不会影响其它生产,另外那么多布匹生产出来,质量又不比乾朝,能换到白银?”

    高镰心有成竹道:“织造可以让百姓农闲和晚上做,不会影响生产的。至于布匹生产出来后的销路,正之大人不用担心,可以交给我的商会。乾朝打开了莫卧儿市场,江南的产能不足,我们抓住机会,可以趁着乾朝的东风,将货物卖出去。这对幕府来说,是一个计划,乾朝强大是因为他们富有,而他们富有,则是因为他们的手工业发达。如果我们能够借此机会,把手工业发展起来,那么日本也会变得富裕,幕府也就有钱改革军事,建造坚船利炮,成为列强的一员了。”

    保科正之闻语,沉默一阵,颔首道:“好!那就按照镰桑的意思办,要求各藩上缴棉布抵扣赋税,并且上缴越多,得到升迁的机会越大!”

    ……

    在高镰的鼓动下,保科正之遂即以德川宗亲、幕府大佬的名义,召集全日本大名,来江户召开会议。

    会议上,幕府将军德川家纲,大佬保科正之等人先后发言,内容主要有两点,一是乾帝国主义向幕府逼债,二是各藩发动农民进行手工业生产,并根据各藩生产的货物,来给予奖励。

    四国赞岐藩,日本战国早期,为细川家的领地,后来几度变迁,被丰臣秀吉封给了加臣生驹亲正。

    丰臣秀吉死后,关原合战时,亲正及其子一正分属东西两军,并最终保存家名成功,但在1640年,生驹氏因御家骚动遭到了改易。

    高镰抵达日本,投靠了德川家后,因为为德川家带来财富,曾经被封到赞岐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