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哪怕是晴天,西北的冬日也很干燥、冷冽。 薛湄无事就在屋子里。 萧靖承每天都很忙,有些时候他回府时,薛湄都睡下了。 她如果一连两天不见他,就会特意熬个夜,等一等他,跟他说几句话,陪着他吃顿宵夜。 萧靖承和在京城的时候,又不太一样了。 他更加寡言、冷漠,一句话就是军令如山,驻守在白崖镇的二十万精兵,都随他调动。 他手下的将军共有二十四人,他们每个月能休息两天。 这些人绝大多数都成亲了,因为一年到头戍守,亲眷也在白崖镇。 将军们可以轮着休息,萧靖承却不能,毕竟他是主帅,他的位置旁人代替不了。 白崖镇近十年的安稳,都靠着他的机敏换来的。 他回府时还好,薛湄有次在军务营见到了他,他只是粗略点头,没有什么过多表情。 难得他休息,他整个人像是卸掉了盔甲那样,把那肃穆的神色也一并敛去了,变得稍微温和点,是薛湄熟悉的人。 “你想不想去看看边界?” 萧靖承问薛湄。 薛湄:“可以吗?” “当然可以。” 薛湄还没见过,自然很感兴趣。 在萧靖承休沐当天,他们俩早早起床,一同骑马出去。 风很大,薛湄穿着风氅,用一块围巾围住了头脸。 这围巾还是她七月的时候吩咐红鸾做的,就是为了来白崖镇的时候用。 萧靖承带着十名亲卫,薛湄则带着锦屏,一行人天未亮的时候就出发了。 从白崖镇到边界,只有一个时辰的路程。 边界被挖了一条很深的沟,想要过来就需要搭桥。 不过,这种桥在战时都是必备的,故而这种沟是心理上的防护作用,没什么大用处。 边界守军时刻站岗,不远处就有无数个烽火台,只要匈奴人在对面集结,城里立马就会知晓消息。 从边界到城内,也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 只是边界线有点长,兵力分散得很厉害。 薛湄站在这里,瞧见对面也有士兵在守卫,清清楚楚。 除了士兵,还有牛马,似乎还有放牛的孩子。 薛湄感受到了战争的压力与紧迫。 “鬼戎最近有什么动静吗?” 薛湄立在沟旁边,问萧靖承。 萧靖承:“暂时还没有。 不过,你来白崖镇的消息,我已经放出去了,他该有点动静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