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不仅仅袁家源源不断给她提供血液,还有她的钱庄,也是日进斗金。 故而,她给丫鬟们准备的聘礼,都是依照大家闺秀来的:六间铺子,田产五百亩,压箱底的现银二万两。 另外有各色陪嫁,比如说什么家具、摆件、衣裳布料,会凑足三十二抬嫁妆。 嫁妆还有个讲究,就是第一抬嫁妆。 第一抬是什么,表明女方的身份。 故而,最有面子的第一抬嫁妆,往往不是什么代表房舍的瓦,或者代表田产的彩封土,而是摆件。 宫里或者贵人赏赐的摆件。 当然,没有这样的人脉,一般就是用彩色布包裹着的土,代表陪嫁的田产作为首抬。 薛湄想过,让谁赏赐一柄如意比较适合? 皇帝、德妃,这肯定不行,因为修竹只是她丫鬟,不是她女儿,这样做就太飘了。 如果阿梦还没撤,薛湄现在肯定让阿梦送一把如意了。 她自己是成阳侯,她得找个和自己身份地位相当,或者稍微高一点的人。 想来想去,唯有太子妃了。 “……一柄如意就行,什么样子的都可以,只要是您太子妃赏赐的。” 薛湄道。 太子:“……”他实在忍无可忍了。 “你这嫁得什么丫鬟? 太子妃娘家妹妹出嫁,都不敢讨要她的如意做第一抬陪嫁。” 太子说。 他说薛湄太把自己当回事了。 她嫁的是丫鬟,不是千金小姐。 大户千金都没这个待遇,她的丫鬟凭什么? “殿下,我不是治好了太子妃娘娘的病吗? 我想着,娘娘也许不愿意欠人情。 将来我讨要更过分的,娘娘岂不是为难? 所以想借这个机会,和娘娘在感情上两清,谁也不欠谁的。 以后相处,更坦荡些。” 薛湄道。 太子:“……”要是这么说,那这如意就给得值了。 的确,人情债难还。 太子妃不仅仅恢复了健康,还学会了极好的保养手段,每日妆容精致,她心里是很感激薛湄的。 没必要感激。 太子妃是未来皇后,薛湄什么好东西,给她都是应该的。 既然能两清,最好不过了。 太子就看了眼太子妃,冲她点点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