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要看多远?-《1991从芯开始》


    第(3/3)页

    就譬如这台光刻机,都92年了,还依然只能在2微米上达到35%左右的良率——这还是在进口了包括电机在内的大量零部件、再加上一半以上都是博硕士的五十人数控团队努力了大半年的结果。

    即便如此,它也依旧代表了国内目前最先进的水平,给个金奖一点也不为过。

    苏远山继续道:“既然长期都有市场需求,那么我们目光就放长远一点,咬一咬牙,直接往未来几年甚至十几年都不落后的需求看。”

    见四人若有所思,苏远山想了想道:“不知道大家了不了解无线通讯领域。”

    四人互相看了一眼,还是谢开云点头道:“你说。”

    “目前国内大行其道的是大哥大,模拟网络。而且今年才有国产大哥大通过验收,是吧?”

    谢开云作为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的副所长,他消息要灵通许多,点点头:“是的。”

    “谢所长,如果把大哥大的模拟制式比喻成第一代网络的话,GSM就是第二代。”

    “GSM,欧洲电信标准组织提出的那个吧?”

    “是,现在国外几个大企业,譬如西门子,摩托罗拉,爱立信都在搞。”

    谢开云扬了扬眉:“你们也在搞?”

    苏远山点头:“是的,不过我们比他们落后。他们最近半年估计都能推出成品。而最乐观的估计,我们都要等一年。”

    谢开云和其余三人惊讶地对视了一眼,沉默几秒后笑道:“那也很了不起了……据说邮电部也有想法,但一直吃不准用什么标准。”

    “呵呵,这个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我真正想说的是……”

    苏远山环视了一圈,他眼睛很亮。

    “就技术而言,GSM我们虽然落后了一两年,但我们的研究领域已经进入到了第三代,技术规划已经涉及到了第四代,远近考虑甚至已经展望到了第五代!”

    “如果拿传输速度来说,第二代是9.6Kb/S,那么第三代就应该达到5Mb/S左右,第四代则会考虑100Mb/S!”

    谢开云听着这几近科幻的传输速率,整个人都觉得有些恍惚。

    “第二代标准我们赶不上,第三代或许也赶不上,但第四代,第五代,我们是一定能赶上的,这就是远芯的目光。”

    苏远山平静地道。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