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不管水土服不服-《1991从芯开始》


    第(2/3)页

    譬如这次省城举行的软件展览会?    原本就应该是软件行业协会大出风头的时机,结果到现在屁都没放一个。

    苏远山对比着软件展的名单?    对其中的三十余家纯粹的“个体企业”发出了邀请邮件。

    紧接着,他又给科技厅写了一封报告?    针对目前省府出来的对软件企业落户省城的相关优惠政策以从业者的角度提出了一些建议。

    看过几遍后?    苏远山又删掉了其中关于高新区产业园的规划建议。

    这些报告都是要由周振中校长帮忙转递的?    而每次周校长都会仔细阅读和理解,同时还会扩展一下他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所以苏远山的报告没有必要写得那么细,总得给领导发挥的余地。

    ……

    最炎热的一个月终于过去。

    EDA也终于成功地“卖”了出去。

    得益于垄断的市场地位和半导体行业的发展趋势,再加上通用CAD一推出便依靠和EDA的PCB设计功能的搭配迅速赢得了市场,因此EDA直接被估了80亿美刀。

    讲道理,苏远山其实并不满意——因为后世三分天下的程楷都有好几百亿市值。就更别说现在稳稳地占据了超过六层市场的YXEDA,还搭上个CAD。

    不过既然是拉人来投钱,就得退让一步,让人家有升值的预期……

    远芯总共出让了将近百分之八十的股份,成功地从大股东变成了小股东。同时新成立的董事会成员一致决定,把投票权委托给创始人团队。

    这些企业包括AMD,联电,西门子,Sony,NEC,MOTO,德州仪器……可惜的是,没有IBM和Intel。

    至此,除了正在进行的合作项目以外,远芯和志远EDA再无实际上的任何业务联系,也无法对志远EDA进行“实质上”的干预。

    卖出EDA之后,酝酿了许久的远芯股权调整也终于被苏远山摆上了桌面。

    苏远山在考虑了无数种方案后,决定还是采取老东家当年以及现在正在采用的方式——虚拟股。

    这种方式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把员工的钱发一圈又倒腾进手里,在无法获得外部资金来源时,是一种相当强的融资方式。即便远芯现在不缺钱,也难保今后不缺,因此未雨绸缪总是没错的。

    但坏处就很明显了,这玩意在当前还属于法律空白,稍不注意就要沾上非法集资的腥。

    当年老东家搞这个,就被隔壁同行中星给告了。

    当时吓得老东家当时魂不守舍,以为要牢底坐穿,直到后面大领导亲自发话说特事特例,这才逃过一劫。

    不过现在的远芯可不怕人告。

    当然了,就算再不怕,报告还是得打,还得详细阐述发行虚拟股的利弊。

    ……

    “……具体方案是,成立远芯投资,成为远芯的完全控股股东。初始股池会给各个元老和高管派分股票,然后放出交易池,供一年以上的老员工进行购买,并每年进行分红……”

    位于电科的家中,苏远山对父亲和小舅慢慢仔细解释着架构。

    苏星河点了点头,又看了一眼张克,笑道:“那初始股权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