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陈建国的决心-《1991从芯开始》


    第(2/3)页

    ……

    李明柳把苏远山和周小慧送到酒店门口,他连车都懒得下,直接摇下车窗,冲苏远山道:“明天我就不过来了,八点半我给你安排个车在这等你。”

    “嗯,去吧。明天我还会在厂里呆一天,后天到你那儿。”

    “OK~!”

    两人站在酒店门口,目送李明柳缓慢起步,然后一脚油门便插入街道。

    周小慧眨了眨眼:“他开这么快?”

    “应该距离飙车还远——他要敢飙车,就得好好收拾一下了。”苏远山说着便是一笑:“不过他那破桑塔纳,油门轰到底也飙不起来。”

    “……去年的新车呢!我看他保养得挺好啊。”

    “……我说的性能。”

    两人拖着行李箱前往前台办理入住手续,他一如既往的是住的套间,然后给周小慧在对面开了一个标间。

    各自回房,周小慧放好行李后,夹着文件夹,握着手机和电池来到苏远山这边的客厅。

    两人就坐在沙发上,以茶几为办公桌,开始处理今天接到的电话和安排下的事务。

    ……

    一小时后,苏远山挂断高晓第的电话,长呼了一口气。

    “有点烦躁,本来科研应该是席师兄全盘负责的,结果他就跟老太爷一样……什么事都堆我身上来了。”

    苏远山伸着懒腰,很是郁闷:“出差都这么忙。”

    周小慧站起身,往下理了理套裙——苏远山让她穿随意点,她却说穿正式点显得有秘书的样……闻言笑道:“你是舍不得压榨他。”

    “倒不是舍不得……好吧,术业有专攻。他干这事儿未必有我干得好,他就专心当他的吉祥物也好。”

    苏远山这句话说的还真是事实,远芯科技园那么多小组,如果非得找一个什么都懂一点的人,那还真非苏远山莫属了。

    而席小丁这种,就让他去搞数学软件,深度学习,人工智能得了……

    反正这些都是今后的方向,而且他手下一帮搞数学的,也只能在搞这些的时候才最是物有所值。

    这边苏远山手机放下没多久便又响了起来,苏远山接通后,便听到父亲的声音响起了。

    “小山,忙完没?”

    “还好,什么事,爸。”苏远山换了个懒散的姿势,他知道最近超算主板已经到了关键时期,找自己肯定是不会让自己帮忙的——这玩意苏远山可真不会,就算他爹让他帮忙他也只能干瞪眼。

    “没什么事,就是告诉你,关于91系列单片机的技术论文已经过了ISSCC,大概月底见刊。”

    “真的!”苏远山一跃而起:“恭喜,爸!”

    “呵呵,不就一篇论文嘛。”

    电话中,苏星河教授倒还真有点淡定。

    虽然一直被儿子熏陶,但苏星河教授依旧不可避免地带有不少老派知识分子的烙印。譬如他就认为,自己都已经著书立说了——还不止一本。再发论文没什么意义,一切以拿出成果为准。

    譬如在开发16位单片机过程中,苏星河就创造性地采用了三级流水线,从而使得执行效率和稳定性都大大提高,简直就是为工业控制领域量身定做的。

    国家那么多科学界的先驱,你看谁在国外发过什么论文了?

    但苏远山不一样,苏远山一直都窜掇父亲,一定要投论文……他还不光窜掇父亲,还一直窜掇几个师兄也要往国外期刊发,哪怕是影响力不那么大,也得发。

    这谈不上什么要“让外国人认可”,而是影响力。

    于是苏星河教授便投了——先改了一次,然后在寄出16位单片机的样片之后,一次通过。

    “爸,你不知道……这真的是国内半导体,乃至国内科研界的一大步。”

    苏远山深深地吸了口气。

    ISSCC(国际固态电路会议),号称是芯片设计中的奥林匹克,它只发布集成电路设计领域最高水平的成果。

    此外还有JSSC(IEEE固态电路期刊)——算是对ISSCC的扩展补充,两者的影响力和价值是等同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