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撕出诺贝尔-《1991从芯开始》


    第(3/3)页

    作为一名老资格的海龟,他太清楚不过在nature上刊发论文的难度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的好转,也随着学者们的呼吁,最近两年已经有不少海外学者回到国内。而且就算不打算永久返回,也保持着一个很高频率的交流。

    因此国内也开始正式在世界性的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的重要性来。

    甚至可以说,只要能在诸如nature或者science这种顶刊上发一篇一作论文,立马就能给正教授。如果贡献突出,本身又有资历,那绝对是院士的晋升资本。

    就譬如苏星河教授,能够成为“最年轻”的院士,除了他本身对国内半导体、单片机领域的贡献之外,很大程度上也有那篇顶刊的关系。

    但苏星河教授那篇顶刊,可是有多个通讯作者,还有一作二作三作——明眼人一眼都能看出来,那是有团队贡献的!

    苏远山倒好,他这个非但一作二作全是他,就连通讯作者都是他!

    这他娘的……已经不能用诡异来形容了。

    “无意中发现的。”

    苏远山关掉显示器,他知道席小丁迟早会来找自己,于是站起来,走向书柜。

    他一边给席小丁沏茶,一边笑道:“这玩意,其实思路就来自一个奇思妙想。当时我在阅读碳纳米管和富勒烯的相关论文后,就大胆的猜了一下……觉得既然有球状和筒状了,那为什么不能有单层的晶体结构呢?”

    “后面又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很早之前就有对石墨晶体进行剥离的实验。是以……我也准备试一试。至于你说为什么会用胶带纸撕出来……”

    苏远山耸了耸肩,摊手道:“我只能告诉你,灵感突然一下就来了。”

    “……”席小丁一阵无语。

    “你知不知道,你有可能撕出一个诺贝尔的。”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