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努力得不够-《1991从芯开始》


    第(1/3)页

    给京东方引进股东?

    王冬升有些狐疑——因为这事儿苏远山没说,非但邮件没提起,两次见面也没有提起。

    苏远山给王冬升的建议是,如果京东方能够在提供厂房和工人之外再拿出钱来那自然是再好不过——因为这些都是要折算的。如果拿不出来也没关系,反正远芯会全力支持王冬升负责合资厂的经营。

    作为不愿意“拖远芯后退”的王冬升来说,京东方如果能够投入资金,那获得的话语权肯定就更多,远芯支持起来也更方便。

    因此王冬升也考虑过找政府。

    但找政府也有个麻烦,首先不知道政府愿不愿意投钱,其次还得看政府的胃口——到底是投给京东方呢,还是政府想加进目前的两国四方的合作中——当然,苏远山的意见是,不管政府的态度如何,都要给霓国说,政府希望加进目前的四方合作。

    而现在陈静说能介绍个股东……

    很显然,这个股东是给京东方介绍的。

    “方便问一下是哪里的资本吗?”王冬升镇定了一下,很快问道。

    “嗯,算起来是西方资本,星海创投。”

    “星海创投?”王冬升回味着这个词,马上便是一怔:“是……硅谷那个?”

    “是,它算是远芯的姐妹企业。”陈静微微一笑:“苏总和我考虑了一下,你们现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底牌太小,筹码太少。虽然有着悠久的历史沉淀和技术积累,但……在长期的亏损依旧使得京东方的估值过于低了。”

    “你们目前的债转股所占的股权太多,已经将近一半了……”

    听陈静说完,王冬升先是一笑,然后长长的一叹。

    在改制中,因为长达数年的亏损和人才流失,使得774厂的价值,如陈静所言那样,很低……但低也有个好处,就是方便职工们用最少的钱来完成股份制改造。

    但这样的结果就是,欠银行的账那可就“值钱”了。

    如果没有远芯牵头搞这场合作,王冬升的办法是先扭转局面,然后再步步为营,谋取上市。届时就可以通过股市来不断稀释银行的股份,同时还能获取扩大生产和科研所必要的资金。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