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轻工业的方向-《1991从芯开始》
第(2/3)页
“咳……”陈静捂着嘴,簌簌笑了起来。
苏远山也忍不住笑,确实,首都的市井之间,只要你想听,一群人里起码有仨自称在gwy有亲戚,知道昨天政府工作会议上老总讲了什么——天子脚下,人人都是政治家。
“闽省这边,目前虽然逐渐形成了以厦漳泉这三地为中心地带的经济区域……”
“闽南金三角。”领导笑着道:“据说划分这种经济区域还是你们远芯智库的提法,我觉得这个提法很好。”
“嗯,根据产业集群和经济投资的密集度进行经济区域的划分,这样有助于帮助我们对经济和行业区域的理解和认识。”陈静看了一眼苏远山,继续道:“但这个经济区域……从某种角度来说,它的形成是自由散漫的。不太像珠三角,长三角等区域,有着明确的产业作为发展目标和方向。”
领导听着陈静几乎一言便道出了目前闽三角经济区域的状况,表情便一下子有些认真起来。
今天能够偶遇苏远山和陈静,也是他没料到的。但正如他所言,既然遇到了,甚至苏远山居然还能认识自己……那他自然就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盛名之下无虚士,这二位的大名早已经随着远芯的崛起而传遍国内——而最让领导看重的是,远芯的崛起是干净的,是建立在智力和科技之上的,她不像某些企业那样是靠着关系和投机取巧而崛起。
——这也是远芯为什么能够获得来自最高层的赞赏的根本原因。
因此能够和这两人一起吃饭,就算不能拉到投资,能够听这两位国内顶级的企业家聊一下他主政的省市的经济情况和发展情况,那也是大有裨益的。
“确实,目前各地都还是以招商引资为主,顾不上产业规划。”领导放下筷子,望向两人:“二位有什么好建议没有?”
陈静又不留痕迹地看了门外一眼,轻声道:“建议就不敢当了,作为一家半导体科技企业,远芯自身也是有产业方面的局限性,我们只能被动地去寻找适合产业发展的土壤。”
“不过我倒是觉得,如果跳出远芯涉及的行业来看,沿海地区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地理优势,集中引导和规划出口型企业。”苏远山插嘴道:“譬如服装鞋袜手工艺品等轻工业产品,我们目前最大的优势就是成本便宜,特别是人力成本便宜——这些产品一旦进入海外市场,对于国外的同行来说是毁灭性打击。”
领导被苏远山这句“毁灭性打击”逗笑了:“真有那么强的竞争力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