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山总是对的-《1991从芯开始》


    第(3/3)页

    苏远山是个在科研上舍得投入的人,也是个耐得住寂寞的人。

    既然锂电池技术已经逐渐走向成熟,那电动汽车也该提上日程了。

    当然苏远山也不会一蹴而就地死磕电动车——就算国外,怕是也很难在2000年就接受纯电汽车的出现,就更别说还一天到晚都停电的国内了。

    同时,远芯也需要借助在燃油车上实现一系列的技术突破成果。

    更何况燃油车在国内,本身就拥有极大的上升空间——此时的汽车市场,连日后的九牛一毛都算不上。

    至于汽车研究院的负责人,苏远山考虑再三,还是选择了原天驹的总工孙晓川。

    毕竟,这是一家车企,他派个搞集成电路设计的过去主持研发,总觉得哪里不对劲。而且这人也确实科班出身,本身就有两把刷子——最重要的,是孙晓川能领会和认同苏远山对未来汽车智能化的判断。

    ……

    十二月,伴随着第一次气温骤降,wa协定正式生效。

    或许是为了吹散寒流,远芯操作系统团队和索尼同时传来了好消息。

    操作系统这边,自然是yos系统正式宣布全面适配,而索尼那边,则是宣布了一项基于cmos结构的图像传感器技术。

    相比目前在数码相机等领域运用得最火热的ccd传感器,cmos感光器拥有耗电量低,结构简单等优点。

    但缺点……现在也很明显。

    根据索尼方面的反馈,说它成本有点高。而且由于技术尚不怎么成熟,成像质量上,那是远远比不过ccd的。

    成像质量比不过苏远山认了,毕竟ccd感光器已经发展多年,你一个刚出来的货色凭啥比得上人家?

    但成本高,这就有点违背苏远山的记忆认知了。

    这玩意,不应该是很便宜吗?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