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章 下一代光源的抉择-《1991从芯开始》


    第(2/3)页

    铜导线工艺只能让德远领先一时,再加上德远现在的产能主要还是集中在yx架构以及闪存上,对于铜导线需求最急切的x86处理器反而因为市场缘故并没有产能,发挥不了太大的作用。

    因此,授权给德仪,让德仪和星海联手,一边恶心ai两家,同时再踩一脚岛上那两家想爬起来的代工厂,是怎么看怎么划算的事。

    事实上,因为远芯长期不懈地坚持挖人,岛上的工程师已经流失了很多。以至于德远科技园这边的小区都被人称为小tw——小区里一大半都是岛上的工程师。

    苏远山从首都直飞沪市。

    ……

    “梁博士,晶圆厂制程工艺我是纯粹的外行。”

    苏远山和梁梦松走在科技园的葡萄长廊下——这是张汝金见远芯这边葡萄路搞得挺好,刻意也copy了一个,再加上可以在葡萄架下听到牛郎织女说话的传说,对岛上这帮工程师的安抚效果意想不到的好。

    苏远山找了个阴凉的地方和梁梦松一道坐下,呵呵笑道:“所以我就不班门弄斧了。”

    “哪里,山总的全领域精通,是世人皆知的。”梁梦松说得很坦然:“我们还是希望山总能够指出方向。”

    “真不敢——不过如果说方向的话,那就只有一条。”

    “德远的制程优先,不用考虑任何其他因素的优先。就算今后上市了,要考虑到这样那样,也要坚定不移地这么走——股票爱买买,不买拉倒,大不了远芯回购。”

    梁梦松舔了一下嘴唇,身上升起一股燥热。

    ——厂里都说自己是个技术狂人,但自己这点狂,在山总面前,还真的只算小儿科了。

    “山总,这可是你说的。”梁梦松笑了起来:“制程推进很花钱的。”

    “花钱怕什么?只要在关键制程上领先一步,一笔单子就赚回来了。晶圆厂是个赢家通吃的行业,谁掌握了先进制程,谁就掌握了高端芯片代工的定价权。”

    梁梦松点头,他当然清楚,今后的制程推进会越来越难,投入需求也会越来越大——当然回报也肯定足够丰厚。

    但远芯还有个问题。

    “山总,那要是遇到光刻机禁售……怎么办?”

    说到光刻机,苏远山马上便沉默了下来。

    euv已经如历史轨迹一样成立——asml这个荷兰小公司,在签下了几乎是卖身契之后终于得以进入了euv联盟。

    可以想象,在接下来的数年内,asml将会迅速从技术上同时对尼康佳能进行追赶,并如历史轨迹一般完成euv的技术构想。

    但历史轨迹又不一样的是,asml完成对尼康佳能超越的关键团队,目前在苏远山手上。

    “只要国产光刻机仍然在追赶,禁售就不会发生。”苏远山抿着嘴,沉默地望向远处的一栋大楼——那里便是林本坚和赵凯东的联合团队所在的实验室。

    “而且我们一直都与多方的光刻机企业有技术支持和合作,这种交错的关系之下,除非德远受到了明确的针对,否则不会发生。”

    梁梦松不擅长这些“大棋”,他只需要知道,苏远山说不会,那他就不用担心了。

    而且德远目前也确实是尼康的友好客户,在去年wa协定签署后,国内半导体产业都风声鹤唳了许久,尼康为此还特意安排了工期……后面证明,霓国方面除了加强了检查之外,并没有干涉德远的订单。

    “总之走着看,我们技术越有优势,就越有讨价还价的本钱。”说着苏远山站起身,朝着前方的实验室走去。

    ……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