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新的全球业务负责人-《1991从芯开始》


    第(2/3)页

    ……

    众人笑过之后,苏远山却渐渐沉默了下来。他望向赵凯东和林本坚以及梁梦松三人,轻声道。

    “林叔,赵叔,梁博士。我不止一次地说,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是一个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大国——它的人口是欧美日的总和。”

    “除非有人敢证明,这十三亿人的智力水平普遍低于所谓的发达国家。否则,我相信,聪明脑袋的比例是一样的。”

    “而所有的技术,都诞生于人类智慧的结晶和创造。那么,欧美日加起来能完成的事,我们也一定能完成——最起码,抛开自然资源,技术层面应是如此。”

    “也就是说,当时间尺度放大到五十年,一百年,乃至更久远之后……我们终究有一天会把所有的领域都追上来。”

    “所以,纵然我认为光刻机这样汇聚着人类最顶尖智慧的技术,需要数个国家、无数聪明大脑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

    “但我同样认为,我们应该有独立完成的可能性。”

    “而我们现在,唯一缺的,只是时间。”

    “所以,即便我们的光源系统只能当备胎,我们也必须坚持搞下去。”

    //注见本章说,说多了怕被404。

    *

    *

    离开实验室后,梁梦松跟在苏远山身后半步,两人沿着葡萄路一路走向厂区实验室。

    或许是在思索接下来的发展,苏远山并没有说话,而是一直低头思考着。

    梁梦松也没说话,但他并没有想技术问题,而是看着苏远山削瘦的肩膀。

    他坦白,他确实感触于苏远山的那番话。

    或许……这就是超越了技术成就的、更高的使命感吧?

    “梁博士,我刚才在考虑林博士说的想法,我觉得可能有点搞头。”苏远山突然站定,望着梁梦松认真地道:“我相信我的技术直觉。”

    梁梦松怔了一下,但见到苏远山的表情后,他也立刻认真起来。思索数秒后摇头道:“山总,光源系统不是我的专业,所以我不能下结论。但如果真的引发了你的技术直觉,我会选择支持林博士试试看。”

    对搞技术的而言,技术直觉是一个很玄妙的东西,那是一种无可名状的技术指引。

    优秀的科学家、工程师都有。

    而苏远山的直觉更是敏锐,是公认了的——他才二十岁就手握两篇重量级的nature,甚至还极有可能是诺奖级的发现。

    这种人的技术直觉,就算错了,也是值得一信的。

    苏远山便点了点头。

    他主要还是得先给梁梦松打个预防针,别到时候林本坚一提出方案,自己这边就马上无条件支持……总会显得有点太牵强和偏心。

    梁梦松这样的人物,愿意相信自己是一回事,可不表示他就没有自己的判断和立场了。

    “走,我们厂里看看。”

    苏远山正说着,落在两人身后的文晓倩突然举着苏远山的手机小跑着追了上来。

    ……

    硅谷,菲尔兹酒吧。

    唐文杰和陈建国两人表情凝重地望着眼前的王锐——王锐自从来到灯塔国这边后,就只有开执行董事大会的时候才会回国一趟,平时主要都在灯塔国和欧洲之间飞来飞去。

    此时的王锐,比起上一次见到他,明显瘦了太多,而且眼珠和脸色都蜡黄的。

    虽然人还是非常精神,总感觉他哪儿不对。

    “师兄你别闹,我给小山打电话。”陈建国握着手机,一脸严肃。

    王锐哭笑不得,端起咖啡抿了一口:“你才别闹,我身体好得很。就是一直水土不服外加不停倒时差搞得有点没胃口,被你说得我就跟得了绝症一样。”

    陈建国理都不理他,直接就拨通了苏远山的电话——这师兄弟几人虽然平时很少见面,但苏星河教授的门下有一个专门的em群。包括苏远山在内,几个师兄弟全在里面。平时无论是遇到生活的不顺心也好,还是工作上的麻烦也好,大家都会聊几句。

    正是这样的交流,使得几位师兄弟关系非但没有因为距离而淡了,反而还更加的深厚。

    “小山,我和老二见到锐哥了。他最近又瘦又黄,整个人都不对劲。”

    电话中,苏远山的语气一下就紧张了起来:“你发个视频过来我看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