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8章 半导体学院-《1991从芯开始》
第(3/3)页
这一新颖的发布方式立刻在全网引起了轰动。
最直接的效果便是,远芯yidoo5的首日预售达到了两百万台,姗姗来迟的ipad首日预售也达到了二十万台。
——yidoo5就不说了,ipad的热销,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苹果和微软在过去半年不遗余力的宣传和推动,在他们的宣传口径下,仿佛最多两三年,平板电脑就要全面取缔笔记本似的。
*
*
电科,校长办公室。
“爸,恭喜。”
苏远山进门后便直接冲父亲嘿嘿一笑:“不过我怎么有种不好的预感,感觉你要麻烦我?”
“你猜到什么了?”苏星河院士亲自给儿子倒了杯茶,笑眯眯地看着儿子:“你怎么就知道我要麻烦你?”
“电科成立集成电路学院,你不麻烦我还麻烦谁?”苏远山毫不客气地接过父亲递的茶,闭上眼,极为满意地嗅了嗅:“嗯,这茶不错,给我搞点。”
“喜欢就拿去,少喝咖啡。”苏星河挨着儿子坐下,目光灼灼地看着儿子:“既然你有心理准备了,那你说说看,这个集成电路学院怎么搞。”
从去年开始,苏星河就一直在忙着推动新建集成电路学院的事。而且也得到了苏远山的大力支持。
——虽然从现目前来看,国内半导体领域已经在世界上有了一席之地,但这个一席之地,几乎全是远芯打下来的!
当然,远芯这样的企业,是可以带动全部产业链以及整个产业发展的。
但由于国内半导体,特别是集成电路方面的人才储备和培养不足,再加上远芯一直保持着快速扩张,以至于产生了极为明显的虹吸效应——人才,特别是集成电路方面的人才,都往远芯这个大体系跑过去了。
更要命的是,远芯这边给的待遇极高,人才外流很少。
这就让远芯变成了实质上的寡头——对于小国家来说,一个寡头企业或许可以代表国家与全世界全行业进行博弈,而对于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而言,寡头企业面临的风险就太多了。
譬如去年老美只是稍稍看了远芯一眼,就把远芯吓得赶紧往欧洲跑。
“按部就班地搞。”
苏远山抿了口茶后笑道:“爸,半导体人才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需要学校,政策,企业多方面一起联手才行。”
“这我知道,不用你教。”
“……”
苏星河呵呵笑道:“你就说,远芯能有多少人愿意来上课就是了!”
苏远山:“……”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