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3章 一石几鸟-《1991从芯开始》


    第(2/3)页

    “嗯,    昂龙可还行。”苏远山点了点头,    笑了起来:“老高,    这下知道intel的厉害了吧?”

    “……知道了。”

    ——在去年,德远凭借浸润式光刻机率先进厂的优势,    一举在支撑领域率先突破了65nm工艺,实现了对intel制程上的超越。

    然而,受限于浸润式光刻机的量产速度,    再加上远芯这边一帮等着上新工艺的芯片嗷嗷待哺,    再因为远芯65nm工艺的傲龙四核流片后出现了点小问题,    使得其正式发布的时间比预计中稍晚了那么三四个月。

    按理说,    按照德远在湿刻65nm工艺上的领先程度,intel最起码也要一年才能吃透浸润式光刻机的性能和工艺。

    也就是说,    就算远芯的傲龙处理器比起预计中晚发布了三四个月,也起码有半年的时间,在制程上是最先进的。

    而凭着制程的领先,    傲龙完全可以吃尽这半年的红利,从而完成翻身。

    事实上也是如此,    四核傲龙一经发布,便立刻被带上了性能之王的桂冠,    大笔的订单纷纷涌来,搞得高晓第不得不连夜蹲在一墙之隔的德远催产能。

    但这样的好日子只持续了一个半月,    就在一切都朝着美好方向发展时,intel直接在技术发布会上抛出了基于65nm工艺设计的高端多核处理器。

    酷睿。

    根据发布会上公布的各方面参数,酷睿处理器似乎再一次站在了性能之王的宝座上。

    ——虽然事后,人们证实了intel当初的发布会就是靠着一张ppt在说事儿。但不可否认的是,发布会依旧影响到了aolong处理器的销量和订单。

    而就在去年十一月,也就是intel的ppt发布会后四个月,酷睿系列处理器正式上市——一如ppt所展示的那样,    酷睿,确实对着同等价位的傲龙处理器有着领先的性能和功耗上的优势。

    而随后,amd和cyirx也不甘示弱,纷纷在年底前推出了自家的六十四位多核处理器,    且微软也正式发布了windows    xp全线产品的64位版本,算是正式宣布了六十四位时代的到来。

    远芯处理器的这次冲击市场“失败”,虽然有些惋惜,但也在苏远山的可接受范围内——一个仅仅成立十余年的公司,如果真的一战就把intel给搞死了,那还真的是老天不开眼。

    更何况,远芯这次也实现了自己最低的战略目标——成功地从全球桌面处理器市场的老末、other,变成了和amd,cyrix地位同等的“大”佬。

    更重要的是,远芯的服务器u获得了市场的认可,成为了acy这三家中敢于直面intel的存在。

    “这次其实我们已经在技术上已经拉得很近了。”高晓第砸吧了一下嘴,有些惋惜道:“我们还是有些低估intel对市场的号召力——娘的,有人居然愿意等intel等半年。你说着气人不气人。”

    “这有什么好气的?有人还愿意等我们的新手机等一年呢。”

    “额……你这么一说,那还行。不过我们事后复盘了一下,其实在架构上,傲龙并不输给酷睿,我们吃亏主要吃亏在其他技术细节上。”

    “你真不是为了甩锅才这么说?”苏远山瞥着高晓第,似笑非笑。

    高晓第一下就急了:“当然不是!”

    “那好吧,其实我也这么认为。”苏远山笑着点了点头:“intel,或者说硅谷三家处理器公司,他们哪一家不是身经百战的高手?而且他们全在硅谷——你是知道的,芯片领域的人才,特别是顶级人才的流动是很频繁,也很常见的。”

    “相比之下,我们远在大陆,看似可以吃干净亚洲的人才福利,但你我都知道……其实还是抢不过硅谷。毕竟三家同在硅谷,客观上也产生了群聚效应。”

    “所以,一切还是得靠内地的人才成长起来是吧?”高晓第点头,又叹了一声:“那起码还得等十年以上,我们这帮人都成老家伙了才行。”

    “嗯啊,还是要靠自己。”苏远山呵呵一笑:“对了,听说上交也要成立半导体学院,有邀请你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