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3章-《1991从芯开始》


    第(2/3)页

    如今唐文杰和梁孟松一道,双方已经在尝试一种利用现有的浸润式193nm光刻机实现14nm制程的工艺技术——按照工艺节点迭代的速度,他们这已经算得上是领先了八年以上的技术布局了。

    至于内存的架构,目前只能说积累技术和经验——只要等到海力士那边完成授权,便能实现技术的融合。

    十一月十一号,苏远山来到hk,在hk他停留了差不过一周时间,把方方面面的需求都考虑到且满足之后,这才启程前往岛上,并把岛上作为他的最后一站。

    十一月十八号,苏远山抵达桃园机场。

    迎接他的是先一步返回岛上的陈静——她认为,自己作为地主,理应在这个特殊的时候与苏远山一起出现在岛上。

    但在苏远山看来……她还是真有点担心他“口无遮拦”,说出一些让这边难堪的话来。

    ……

    “静姐,恍然如昨啊。”

    坐在陈静的车上,苏远山依旧半躺在副驾驶位置,他系着安全带,双手枕在后脑勺上,又把座椅调低了少许,以一种惬意的姿态看着周边的街景和车来车往。

    ——作为远芯的两大巨头,他俩同时出现在一辆车车,这是极为罕见,也是极为谨慎的,因此,在车前车后,起码有超过三辆公务车给陈静开道。

    “就知道你要旧话重提。”陈静专心致志地开着车,瞥了一眼苏远山,轻轻一哼,嘴角却不由自主地浮出笑意:“是不是又要说自己英明神武?”

    “嘿嘿……心领神会就行哈。”

    陈静便是一笑——在她听到苏远山要让她开车搭他返回酒店时,她心中升起一股莫名其妙的暖意——就如同苏远山所说的,恍然如昨。

    十年前,也是她从机场接着苏远山前往酒店的。

    她留意着四周的街景,然后从记忆里把十年前的旧画面掏了出来,然后赫然发现……苏远山说的一点没错——tb,已经十年没有变化了。

    不,也是有变化的——相比十年前,现在眼前的楼要更破旧一些。

    她视线越过侧面的街道,看到一个建筑工地——那边有一栋修了五年都还没有修好的摩天大楼。据说这栋叫101大楼的超高层建筑,设计规划是508米,计划将会在去年完工,然后今年投入使用……然后成为tb金融商圈的标杆,也成为tb发展的标志。

    而且它的设计高度,截止目前,是世界第一——在亚洲金融风暴中,岛上作为少有没受到波及的地区,又受到科技和it产业发展的鼓舞,97年的岛上,其实还是颇有些野心的。

    然而……随着时间流逝,负责修建大楼的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越是发现,怎么越修越困难了?

    这一切,自然都与大陆在金融风波之后的迅速崛起息息相关。

    五年内,被岛上引以为傲的科技企业纷纷出逃,新竹园开始逐渐荒芜,再加上对互联网的缺失,以及金融领域被凯歌高进的hk和沪市联手挤压……

    于是,这座象征着tb金融地位的“世界第一高楼”便“慢”了下来。

    如今它虽然没有完全停工,但距离主体完工,似乎还有那么一段时间。

    汽车转弯中,苏远山看到了远处的楼顶,他惊异地问道:“咦?这栋烂尾楼好高。”

    “……哪里烂尾了?”

    “上面没看到在修啊……”苏远山根据参照,稍稍计算了一下高度,立刻惊讶起来:“这不会是101金融大厦吧?还没修好?”

    “……嗯。”

    “哎……好大喜功要不得啊。”

    苏远山一边感慨,一边收回视线。

    他嘴角浮起不留痕迹的笑——该!

    *

    *

    第二天,苏远山抵达ntu。

    作为岛上首屈一指的综合性大学,ntu是环太平洋大学联盟、全球大学高研院联盟、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松联盟等著名高校联盟成员——光看这些名头,就知道它“混”得比国内高校nb了。

    最起码,比岛上的t大什么要nb多了……

    与ntu的校长见面后,双方保持着良好的风度与礼仪,对方话里话外全是对苏远山学术上的赞扬和也不知道是由衷还是不由衷的“与有荣焉”。反正从面子上看,ntu是给足了苏远山面子。

    “苏教授,接下来的行程,还请你参观一下我们的校园,如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