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杨总高义-《最强小村民赵子龙》


    第(2/3)页

    这年头,出门在外谈生意,身边不带个秘书,似乎是很没面子的事。

    “我也随意,没什么忌口。”艾小姐戴着眼镜,斯斯文文的,说话还有些羞涩。

    “那我就安排了。”

    赵子龙安排了饭菜之后,就跟杨大军聊起了正事:“杨总工程不是干的好好的,怎么想起来要转行?”

    杨大军之前是干什么的,赵子龙也有所了解。一直都在工地上包点小工程,不是那种暴发户,一年小几十万收入还是有的。

    放一线城市或许很一般。

    但在东山这种三线城市,日子过得相当滋润了。

    “哎,这年头工程越来越不好干了,什么都靠关系,前些日子我得到一个消息,有个三百万的活,好不容易谈的差不多了,谁知道被一个有关系背景的家伙给撬了,搞的我心灰意冷。”

    杨大军喝口茶继续道:“再加上正好身边有个朋友原来就是开小作坊的,自家酿酒那种,祖传的工艺。咱村的果酒十里八村也是有名的。我跟哪位朋友合计了一下,不如干点实业。最起码不用看人脸色吃饭。”

    赵子龙深以为然:“这年头做生意确实干实业心不慌,杨老板眼光很准啊!”

    杨大军呵呵一笑:“主要是看这些年老百姓生活水平高了,生活质量也提高了。现在吃喝拉撒全都讲环保。咱村的果酒用的是无污染果子,甘甜的山泉水酿造,很符合人们现在的消费观…赵村长也是个中高手,对此比我更有经验。”

    赵子龙知道他说的是精品菜系列。

    就笑了笑道:“的确如此,现在国家也在大力倡导绿色食品行业,政策倾斜的也很厉害。不过杨总真要开酒厂的话,只怕咱村那点水果产量跟不上需求啊!”

    “这个我考虑过,有两种解决办法。第一,要么投资个小厂,两三百万那种,慢慢发展,以后赚到钱了再扩大生产。第二,要么就直接建个年产量两千吨左右的中型酒厂。只是投资大约千万以上,我没那么多钱。”

    说到这里,杨大军看了一眼赵子龙,继续道:“不过可以贷款,具体怎么操作还在考虑。”

    赵子龙想了想道:“两三百万的酒厂,相当于小作坊,一套酿酒的设备都要百来万。这样的酒厂生产出来的酒只怕也没什么竞争力。”

    “是啊,我也是这么想的,所以这些天一直在犹豫。以我目前的经济实力,只能拿出三四百万,想开中型酒厂,差距太大。”

    杨大军叹息一声:“不过一旦成功,不仅对咱村,甚至对邻村都有巨大的经济带动作用。”

    “哦?”赵子龙疑惑。

    “这些天我已经跟邻村的西山村村长接触了一下,如果真要开中型酒厂,需要大量的水果原料。咱村就算全部改种果树,两年之内也见不到收益,可以先从周边乡村收购原料,同时咱村和西山村大量种植果树,只要两年,就可以给两个村的村民带来巨大的收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