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六章神医,道长,孙思邈-《盛世大唐美名扬》


    第(2/3)页

    孙氏和宿国夫人坐在一起。

    两姐妹的手,紧紧的握在一起。

    孙氏欢喜的一直抹眼泪。

    “观音婢,程府的事情都处理完了吧?”

    “没想到让你在程府忙活到现在,让爱妃受累了。”

    “腊梅,传御膳房给皇后娘娘上菜。”

    李二陛下一直在立政殿等待长孙皇后的消息。

    不曾想长孙皇后是在程府吃饱喝足来的。

    而且还是吃的四季酒楼的大餐。

    “不用麻烦御膳房了。二郎,臣妾在宿国公府用过午膳了。”

    “而且是喜宴。”

    长孙皇后微笑着抚摸着隆起的肚子,开口回应道。

    “观音婢何处此言?宿国夫人她···莫非她起死回生了?”

    李二陛下脑筋飞快的运转着,也只有这一条解释可以算的上是喜事。

    “二郎,臣妾不瞒你说。宿国夫人还真是起死回生了。”

    “哦,竟有此事?宿国公和夫人当真是福大命大之人啊···”

    李二陛下不由的开口感叹道。

    “是他们遇到贵人了,陛下的状元郎及时出现。”

    “挽救了宿国夫人的性命。”

    “臣妾赶到的时候,状元郎的起死回生之术已经到了收功的时候了。”

    长孙皇后的话让李二陛下大吃一惊。

    虽然他有所思想准备,还是被结结实实的吓了一大跳。

    “这世上莫非还真有起死回生之术不成?林公子又从何学来的?”

    “臣妾问过了,他说这不是什么起死回生之术,只是救人性命的急救措施而已。”

    “至于从何学习而来?还是梦中偶然所得的借口···”

    长孙皇后据实回答道。

    “观音婢,不管林公子到底从何习来的此等医术。”

    “终究是救人性命的好事,此乃大善事也···朕心甚慰啊。”

    “刚刚朕还在为知节续弦的事情破费脑筋。”

    “看来朕是操之过急了。”

    林然和母亲离开的时候。

    是被宿国公府邸的所有人员一起给送出门口的。

    直到马车消失不见的时候。

    程咬金和宿国夫人才带领众人,返回府里。

    因为夫人逢凶化吉的原因,心情大好的程咬金重赏了府里的一干家丁和丫环。

    管家范正书更是被予以重赏。

    因为在夫人昏迷期间,他们和她们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

    第二天早朝时候群臣惊讶的看到了宿国公准时的上朝。

    而且还是一副喜气洋洋的样子。

    有人暗自为宿国夫人悲哀。

    这才刚刚走,看老程这幅模样是要立马续弦的架势啊。

    真是个没心没肺,无良心的家伙。

    程咬金对众人不解的目光,完全是一副视若无睹的表情。

    直到李二陛下登台。

    “知节,宿国夫人,真是命大福大造化大啊。”

    “都是,陛下和皇后娘娘的福泽庇佑。才让夫人转危为安···”

    程咬金恭敬的施礼说道。

    众位大臣,才在陛下和程咬金的对话中,得知了宿国夫人起死回生的消息。

    一个个表情是极其的精彩。

    震惊的群臣是久久缓不过神来。

    云游归来的神医孙思邈,得知林然将已经没有呼吸和心跳的宿国夫人,给活生生拯救过来的消息后。

    震惊的彻夜难眠。

    第二日他便请示过陛下后,前往林家村拜访。

    孙思邈是朝堂和百姓口中有口皆碑的神医在世。

    即便是他这样的被称之为神医级别的老医师。

    遇到宿国夫人那样的情形,也只能是束手无策,无能为力。

    带着无尽的困惑和深深的震撼。

    孙思邈登上了前往林家村的马车。

    一路上孙思邈越来越惊讶的睁大了眼睛。

    因为在万年县前往林家村的道路两旁的田地里,全部种满了连他都不认识的植物。

    可是这样的植物如果不是粮食的话。

    为何都会整整齐齐的种植在上好的田地里?

    如果这些绿油油的植物都是粮食的话。

    为何自己活到了古稀之年,走遍了大唐的东南西北。

    竟然未曾见识过此种食物呢?

    孙思邈非常好奇的走下马车,将几种植物的叶子采摘下来几片。

    正所谓神农尝百草。

    孙思邈作为一名,走在时代最前沿的神医级别的医师。

    当然有责任,有义务,亲自尝试一下这新鲜植物的习性。

    “村长,有位道士前来拜访。”

    “自称是孙道长。”

    刘老汉据实汇报道。

    “孙道长?···本公子不曾结识道长一类的好友啊。”

    “老刘,让他进来说话。”

    尽管心中疑惑,但是人家既然来了,理应接待一番。

    “小友,生活的如此惬意,老朽很是羡慕啊。”

    孙思邈进来林然的房间竟然感觉到无比的清凉。

    仔细一看,原来这房间里竟然有整箱的冰块在正中摆放着。

    如今正值盛夏时分。

    外面酷热难耐。

    所以孙思邈进屋后,便立刻感到清凉如秋。

    心情也大好了起来。

    “道长前来,本官未曾远迎。”

    “失礼之处,还请道长勿怪。”

    林然见对方一副得道高人的模样,双眼更是精光闪烁。

    立即感觉到此人不同寻常。

    “少年郎毋须多礼,老道孙思邈一生追寻医道,今日是来拜访少年郎的。”

    “叨扰之处,还请少年郎勿怪。”

    “老朽口误了,应该称一声状元郎。”

    孙思邈片刻间暑气尽消,抚摸着胡须笑言道。

    “原来是孙神医,失敬失敬······”

    “孙神医,请坐。有何指教,晚辈洗耳恭听。”

    林然闻言是孙思邈,心中肃然起敬。

    对于这样一位为华夏民族的医术之道,做出卓越贡献的先辈。

    林然是打心底里无比尊敬的。

    在这个时代竟然完成了《千金要方》这样的医学宝典,留于后人。

    才一直让华夏民族的医药一道一直在整个世界闪耀。

    而且他还有一项极其重要的成就,那就是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

    《唐心本草》

    这是整个人类第一部完整的有记录的国家药典。

    林然对于这样的堪称名族英雄的先人,始终是心怀感激和感恩的。

    正是有了一个又一个孙思邈这样的先辈。

    我们民族的智慧和经验才得以得到传承。

    才得以在后世,被一代又一代人逐渐发扬光大。

    虽然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