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勇敢的少年快去成为圣人-《不可名状的道尊》


    第(2/3)页

    没事好啊,不怕你没事来找。

    自然,有事也好,就愁你不找我们办事。

    王执心则是毫不在意张清和要干什么,他单纯好奇于张清和从接下来要做的事中,究竟又能格出什么道理来。

    张清和自然不是无的放矢,他又不是闲得慌,自从明白了凝实法相要丰满有关于太素的道与理,他便开始想着怎么着手。

    他手头上没有多余的万应书,也不知道这玩意会不会就只有四本,现在与太素相关的东西就只有儒释道三家的经文,要是能把这些东西传下去……说不定会有奇效。

    不若就先拿身边这三人做实验。

    正巧,这时端木赐开了话头。

    “颜兄,今日先生那句天命无常,君子有矩,你可听明白了?”

    “我也有些懵懂,总觉得这些学问别扭得很。”颜子渊细品着这难得的佳酿,怡然自乐。

    “这话可切不能拿外头去说,定然是我等没理解透。”曾参赶紧噤声。

    张清和赶忙借着由头抛出包袱,想看看儒家经文究竟会不会对他们产生影响。

    “我在院内早课之时,见到不少人有疑难,又羞于向夫子请教,害怕责罚,我心下思忖不若结伴而学,互通有无,能解答者自可以向他人解答,又能阐明疑惑,又能巩固心得,岂不美哉?

    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

    “三人行,必有我师……这话也是少白先生说的?”

    端木赐面色惊喜。

    “当浮一大白!”

    张清和面露失望,他还是只能感受到一处灵性纽带的加强,那便是正在玉册是狂热地奋笔疾书着的王执心,嘴里还不断念叨着他刚刚所述。

    看样子该想别的方式。

    王执心对道与理的理解加深除了略微升格张清和的神魂外毫无作用,因为太素的形象在他眼里早已固化,无法补充更多的信息。

    也对,若是如此简单就可以将经文传下来,那他先前早已收获了一大批承载着儒道经文的学子,毕竟有些章句他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念诵的。

    而正在此刻……曾参却有些疑惑地说:

    “先圣守庸子有言:尊师重礼犹尊天敬神,一日不可废也。

    若是随意拜了老师,能力比不上自己了,不是坏了天地的伦常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