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大秦重工,青铜器,铁器!【求收藏,求推荐,求投资】-《朕的大秦不可能亡》


    第(2/3)页

    嬴政说到这里,对着蔡重感慨了一句,对于大秦帝国而言,不管是匈奴还是南越,都是窥视大秦帝国的贼寇。

    对于这些贼寇,当杀之而后快!

    “蔡重你觉得这一次国考会有多少人杰诞生?”

    面对始皇帝的询问,蔡泽也是一愣,对于国考一事,他自然是知道的。

    这段时间,大秦帝国之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便是土地改革与在咸阳进行的国考,虽然国考尚未死人,但是这一道政策带来的风波并不小。

    毕竟,不管是土地改革还是国考,都属于打破大秦帝国的常规的决定,等同于挖贵族阶级的墙角。

    而蔡重不仅是大秦臣子,又是计然家少主,对于国考一事自然上心。

    “国考一事对于大秦帝国自然有利,不瞒陛下,这一次计然家也有人参与,就算是没有几百个,十几个人杰还是会有的。”

    蔡泽心里清楚,这一次国考,不仅是庶民的机会,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诸子百家的机会。

    一直以来,诸子百家虽然兴盛,但是那只是民间,在朝堂之上,只有真正的大才,一如商鞅,张子等人才能如鱼得水。

    大秦帝国之前的考核与升迁制度,皆是为了贵族阶级服务,诸子百家想要进入仕途,难度不小。

    而这一次国考,始皇帝下诏天下,唯才是举,纵然会考核品德,但是只要是有才能的人,就会有机会出人头地。

    可以说,这是一个机会,不管是对诸子百家还是庶民都是。

    “哈哈哈……”

    听到蔡泽之言,嬴政不由得大笑一声,摇了摇头,道:“爱卿太过于乐观了,两千多人能够有两三个人杰,便是一种幸事。”

    “中原大地虽大,但人才易出,但人杰难求,适合步入仕途的人,也许会有近百个吧!”

    对于国考,嬴政抱的希望并不大。

    他心里清楚,诸子百家兴盛,庶民之中也有大才,但是这些人,不代表就真的适合步入朝堂之中。

    这一场国考,终究是大浪淘沙,只会留下些许金子闪闪发光。

    ……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