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心里清楚,同样的大秦帝国之中多年普法,早已经让这片天地,拥有了法治的基础,在这个时候,冒然让《王道大世书》出世,对于大秦法治的冲击,将会是无与伦比的。 所以,在这个时候,王翦宁愿大秦帝国打压儒家,也不愿朝廷的根本制度发生转换。 “嗯。” 点了点头,嬴政对于王翦的想法也是给与了认可,他心里也没有改变的念头,毕竟大秦法制才是王道。 而历史最后证明,法制社会才是最终的道路。 “正如爱卿所言,诸子百家影响深远,牵一发而动全身。想要对他们出手,必须要从根本上改变。” “诸子百家传承春秋战国数百年,远比老世族更难对付!” 说到这里,嬴政突然话锋一转,朝着王翦,道:“王卿,朕打算等到土地改革结束,在咸阳建立一所一如稷下学宫模样的学宫。” “以大秦诸将作为夫子,朕亲自担任学宫宫主,而王卿担任祭酒,全权负责学宫一事,对于大秦三军诸将进行培养。” “同时从天下招收学子,进行系统化的培养,保证我大秦三军的专业化与强大战斗力。” “此事朕只是在思考之中,王卿觉得如何?” 通过李康的记忆,嬴政自然清楚建立培养军官的学校势在必行,一座黄埔,培养了无数的将才。 大秦帝国已经统一,但是战争却从未结束,将来大秦帝国面对的战争,必将会更多,更复杂。 一所专业的院校,在这个时候,就显得很有必要。 一个帝国,特别是在封建王朝,最大的支柱的便是军队,只要掌控了强大的军队,巍巍大秦,才能万世无疆。 所以,建立军事学院,对于大秦三军之中的将官进行统一培训,就显得很有必要,这样一来,在指挥上才能更加如臂使指。 最重要的是,这样一来,大秦帝国才能摆脱对于诸子百家之中兵家的依靠,在未来,对于针对诸子百家之时,更为有利不至于畏首畏尾。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