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华夏同胞(二)-《信息时代之光》
第(2/3)页
三位男人坐在那里,看着余菲鸿的倩影跟着丘好问走到了休息区的一角。不一会传来了她欢快的笑声。封晓康脖子往下缩,头却不由自主往前探,眼睛微眯着,想要竭尽全力看清楚那边的一举一动,然后定在那里一动不动。
郑大隆和江闻也往那边看了几秒钟,突然间像一位经验老道的垂钓者,意识到什么,回收鱼钩鱼线一样迅速收回了自己的目光。两人目光无意间碰到了一起,继而相视一笑。
不一会,丘好问和余菲虹端着茶水、咖啡和果汁走了回来。一边走着,余菲虹还埋怨道:“你管着这么大一家公司,也不招个助理?”
“我的姐姐,我还是个学生,要什么助理啊?”
看到两人很亲近的样子,郑大隆三人心里有了别样心思。余菲鸿考进京影学院,就引起了圈内人士的注意。不过后来才发现,这一位出身名门,妥妥的天之娇女,表面上待人友善,但骨子里很傲气,一般人难入她的眼。
去年她毕业,原本是留校任教,突然间就来了霉国,进南加州电影艺术学院攻读研究生,成了乔治·卢卡斯和斯皮尔伯格的校友。原本大家以为是她父母亲的人脉,现在看来,没有那么简单。
五人坐下来后,封晓康扫了一眼众人,抢在郑大隆前面开口了,“小丘,你刚才提到了《侏罗纪公园》,我有些不同的看法。”
没等丘好问回答,他又自顾自地继续说道:“《侏罗纪公园》故事情节苍白,没有诗意,缺乏人文关怀。没有能引起共鸣的台词,没有艺术性,简直就是一部拍给儿童看的幼稚电影。要是今后的电影方向被它扭转,将是人类文明和电影史的莫大悲哀。”
丘好问被惊住了,这还是自己记忆中那位著名的“贺岁片大师”,华夏为数不多的“商业片导演”吗?脑子里转了几圈,突然明白了,此时的封晓康还是很有追求的,只是两三年后被禁了几部戏,又没有第六代导演那种让国内国外某些人欣赏的“才华”,走投无路之下从了心,然后一发不可收拾。
“我总觉得我们国家的文人,总有一种自命不凡的济世安民使命感。总是认为普通百姓是在俗世中堕落挣扎,总是认为自己是济世良医,认为自己拍的影视作品是苦口良药。可是没曾想,就算是你真心想搭救普罗大众的灵魂,也要让自己的良药不苦口,让大家能够心甘情愿地吃下。所以在现实中,普通观众觉得自己成了武大郎,被潘金莲和西门庆联手,非要灌下那碗说是可以治病的药。”
听到最后一句,余菲鸿忍不住噗嗤一笑,眼睛在丘好问身一转,似嗔非怒。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