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因为几乎没有人能理解申林的意思。 申林是靠一个人,支撑一个剧组。 张郎雄还想到。 这项特效,要是申林不能按照他的设想完成,显然制作成本就不会低,制作成本上去,票房的压力也会大。 虽然申林的电影是稳赚,但这可是意味着申林能不能真的在霍董那里直起腰。 能不能让双木公司顺利上市,能不能让上市就在利好的情况下大涨。 这些压力都是申林的。 张郎雄又想起那个坐在自己三轮车后面的申林。 坚持住! 张郎雄在心中想着。 史密斯他们抱着手机在看网上的评论,见上面舆论一面倒的支持自己,那心情别提多爽了。 更爽的是,还能顺道赚八千万。还不占公司资源,就自己团队几人分了。 “待会看我们完虐他们。”团队有人又发了条视频。 视频中申林站在众人之间,指挥一条很像是舌头的海绵,旁边还有大量的穿着绿衣服的工作人员。 “这和玩过家家一样啊!” “就这想出特效?真的是什么也不懂啊。玩特效,还得是看我们的。” “孩子捏泥巴,还是用尿和泥。” 下面一片“哈哈”的表情包。 不过米国人也不全是自大的人,有人忽然发现,那位站在众人中间的,说戏的,居然是申林。 是为数不多在欧洲电影节得大奖的中国人。 而且还是相当年轻。 “这是不是申林?《饮食男女》的那位?” “申林谁?不认识。” “没听说,不看中国电影。” “管他谁呢,这次是丢人丢到咱这了。” “呵呵,请注意这位,可是已经有顶级团队栽在他的手上的。这孙子……厉害着呢。”一看这就是吃过亏的。 史密斯这才想到,这位导演为何眼熟了,原来是申林。 这小子才华不低啊。 但这可是特效,不是他的导演水平高就能弥补的。还得看朱嘉信的能力才行。 可他就是太自大,完全不理朱嘉信,什么都自己做。看样子,少年早成,也为以后的失败埋下伏笔了。 史密斯很确信这一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