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7章 借题发挥-《重回一把火》
第(2/3)页
“首先,我觉得大家得弄明白一个概念,那就是江主任口中的这一成本概念,是针对用户而言的,而不是针对移动公司的。
“对于移动公司来说,短信中心的建立,确实需要建设成本,可一旦建成后,那个成本就已经摆在了那里。
“这部分成本该如何快速收回来?
“我现在提供两种思路,一是按一毛钱一条慢慢收,发多少算多少,二是以包月的方式,比如说十块钱一个月包一千条。
“江主任,如果是让你来选,你会选择哪一种方式?”
余文钢在表述完一个概念后,立即又把问题交回给了江高明。
江高明稍稍琢磨了一下。
一毛钱一条,一块钱十条,十块钱一百条……
稍稍算了一下账之后,他有了答案,回道:“我肯定选第一种方式,第二种方式移动公司太亏了,算下来才一分钱一条。”
这是一个余文钢意料之中的答案。
他很清楚地记得,前世的移动在推短信业务时,一开始根本就没有打折的概念,直到后来的动感地带出来之后,才有了短信套餐模式。
而在推WAP和GPRS等新业务时,也是如此,一开始都是把价格定得超高,结果高昂的费用将大多数用户都挡在门外,导致业务迟迟推不起来。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种极其小家子气的表现,确实需要好好给他们上一课,思想才能解放!
于是他毫不客气地回道:“错,换做是我的话,绝对会选第二种。
“道理很简单。
“咱们做市场的,一定要懂用户的消费心理,消费者最为普遍的心理是什么?那就是图便宜心理。
“当你把聊天交友当新业务推,定价却还是为一毛钱一条时,我敢保证,绝大部分用户一看到成本竟然这么高,绝对不会有开通业务的兴致。
“可若是你定为十元每月,然后上限设为一千条时,大部分用户一看这么划算,就会选择开通。
“结果一对比,前者每个月可能只能给移动带来数十万的收入,而后者,收入很可能会以千万计。”
他把一组臆测的对比数据摆到了江高明面前。
江高明楞了一下后,还是觉得这样对移动公司来说实在是太吃亏,于是试图继续分辩道:“可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