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九章 上映-《重生之完美未来》


    第(3/3)页

    商业片的各种元素宁昊亦十分拿手,打斗、追车、江湖片中的讲数,信手拈来均似模似样,间或加入的特效与鬼马音乐也相当应景,尤以不同叙事语境下元素杂烩一锅造成的反差,笑果十足。

    说回本土化,《赛车》将草根现实异状融入电影中,几组人物阴差阳错发生关系,大多与之相关,有趣且不生硬,黄柏冒充车手混入比赛一段,在这癫狂喜剧中甚至添上了几分情怀。

    整部戏其实和《疯狂的石头》叙事线差不多,只不过港岛杀手变成了弯弯黑帮,而黄柏的演技,进步更大。

    作为一部可以从头笑到尾的电影,《赛车》中笑点太多,有些还是滥了,有点话痨的意思,毕竟放在电影中的东西太多,摊子铺的大了,把故事说好已然不易。

    但不得不承认,从电影院里的笑声就可以看得出来,这部戏,很成功。

    以前总有导演说,华夏的观众水平不行,有些东西他们看不懂。

    这句话分怎么理解。

    观众的欣赏水平,有时候确实没办法跟上创作者的步伐。

    但问题在于,难道绝大多数的观众水平都不行?

    就好像凯哥的电影从《无极》开始一直被骂,虽然我们承认,在艺术水平和美学水平上,这位的确堪称顶级导演。

    但真的很难认同他的拍摄方式。

    就好像国情献礼片里面他负责的那个段落一样,说白了,就是为了捧自己儿子而已。真要说什么艺术内涵……

    赵浮生都懒得吐槽了。

    都说电影艺术源于现实,高于现实,可如果创作者严重的脱离现实,只会按照自己的想法拍摄电影,那最后的结果,就是拍摄出来的东西,除了创作者自己,没有人能够看得懂。

    这不是开玩笑。

    老姜在《让子弹飞》之后的那几部电影,全都票房口碑扑街,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他习惯性把自己那些东西掺杂在电影里。

    有时候可能观众会认可,有时候观众并不认可。

    这样的结果,自然就是口碑和票房双双崩溃。

    同样的道理,凯哥的电影,其实也是如此。

    “董事长,这电影,不错啊。”

    看完电影之后,柳一鸣在走出电影院的时候,对赵浮生说道。

    “是啊,不错。”

    赵浮生笑着点点头:“电影院里面的笑声,已经可以说明一切了。”

    在这一点上,赵浮生和宁昊倒是有些共同认知,甭管怎么说,只要能够让观众满意的作品,就是好作品。

    至于艺术追求,那是后面的事情了。

    为了艺术而放弃票房的事,赵浮生肯定是不会答应。

    他是投资方,又不是导演编剧演员。

    屁股决定脑袋,这一点,不管什么时候,都没错。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