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因为这种机枪需要远射摧毁敌军的船只,所以加大了口径,由此也使得枪管和枪的重量增加了不止一倍。 不过这也没什么关系,反正它不像陆军那样需要机动,火神炮是安在军舰上的。 按照沈渊的设计,火神炮上的六根枪管被做成了二十毫米口径,发射出的粗大铅弹足以把三百米外的敌军舰船打得木片横飞。 而这挺机枪需要三个人一起操作,一个瞄准手,也就是炮长负责坐在座椅上,用脚踩着自行车一样的方向机,同时用手摇着自行车脚蹬一样的高低机,来控制炮口的移动。 另外一个人则是发射手也就是二炮手,他就一个工作……负责在炮长下令开炮时,拼命地摇动一个把手,让机枪以每分钟两百四十发的速度开火。 话说这可是个体力活,要是长时间作战下来,没有惊人的臂力和耐力可是万万不行的。 第三个人就是机枪上的弹药手,这门大口径机枪吞噬弹药的速度快到惊人,弹药手需要不停地把两百发的弹链,不断喂到火炮的上弹口里。 所以看这三个人的分工,大家一听就明白弹药手负责的是机枪能持续开火,而发射手的摇动速度,则是决定了机枪射击的频率。 白少东所在的位置,也就是瞄准手兼炮长,才是决定射击准确度的那个人。 这样的火炮瞄准的时候,需要脚下和手上同时控制,必须得对火炮的性能极为熟悉才行。 白少东脚下像蹬自行车一样的机构上,向前蹬是让炮口从左至右水平移动,向而向后蹬是从右至左。 整个机构由底盘上的齿轮,和白少东脚下的变速机来完成,这东西看起来十分简单,但是技术含量却非常高。 因为齿轮需要很高的精度,即便是白少东脚踏的力度稍稍产生变化,都可以让火炮瞄准的方向产生细微的调整,这样才能保证枪弹精准地击中数百米以外的目标。 而白少东手摇的高低机更是如此,他需要通过摇动把手,调整重达两百四十斤的六根枪管,而且还要保证射击精准,这使得机械的设计制造更需要十分可靠才行。 这种加特林机枪是一个叫格林的人,在一八六零年设计出来的,因此它在清朝也被称为“格林快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