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真《炉前夜话》!-《北宋之无双国士》


    第(2/3)页

    有记载说:“当时出任过开封知府的人中,有将近一半不仅没有因此获得升迁,反而为此丢官离京。”

    所以,这对包拯来说,是一道青云梯,也是一座孤悬崖。

    走好了,青云直上,走不好,坠落摔得粉身碎骨不至于,但丢官离京对于有政治抱负的包拯来说,相当于社会性死亡了。

    而且,包拯的压力大不仅仅来之得失心,关键是,开封知府本身就是一个非常重大的责任。

    作为一府的最高长官,开封知府要处理的包括治安、交通、诉讼、户口、赋役、教育、赈灾、市容在内的开封府所有工作。

    其中,执行律法、维护治安、治理刑狱更是重中之重。

    不过欧阳辩在这个事情上并没有多嘴,在实际操作之中,包拯才是真正的行家里手。

    历经地方-中央-地方的磨炼,包拯早就已经是个成熟的政治家。

    欧阳辩这样的键盘侠在这种实际治理一个大城市上,他并没有信心比包拯做得好,胡乱开口,那是要贻笑大方的。

    好在包拯只是想借此教导欧阳辩而已。

    包拯自己提出问题,然后自己解答,又把后面的考虑的本质一五一十的告诉欧阳辩。

    ——我为什么要做这些,是因为什么什么,后面会有什么变化,我需要做什么改变诸如此类的细节。

    离着包拯回京的日期越近,包拯寄回来的书信就越厚。

    欧阳辩不由得感动,包拯书信中的殷切他心里很明白,固然是长辈对后辈的爱,也有他对这个国家的爱,希望为国家培养出一个人才。

    欧阳辩将书信都收起来,打算以后给包拯的治国理政的理念出一本书,当然还得结合实际操作案例来书写。

    除了和王安石包拯这些沟通的事情令他开心,西湖城项目的进展也让他颇为振奋,每日里他的钱包也在膨胀,按理来说,他应该是会非常开心才是,只是他心里总是沉甸甸的。

    每次欧阳修回来,他总是会过去问一句——陈执中有收到弹劾吗?

    欧阳修千年不变的摇头,每一次都让欧阳辩心中的石头变得越来越重。

    包拯被任命为权知开封府,蔡襄自然要腾出岗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