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谢奴憧憬、阎王出关-《仙宋》


    第(2/3)页

    给他底气的,是寇兴带着另外六万名大宋将士火速出关。一举夺取了桓州。并且,迅速地在那里沿着秦古长城,重新构建出了拱卫云中府的北方防线。

    给他底气的,是姚政也带着一个镇的兵力。而且其中竟有一万一千名火骑兵的大军只用三天便扫清云中府以西、阴山一带九山十二寨的山贼后,在其西线不防出了第三条防线。

    而最让夹谷谢奴底气十足的,还是接连三批的中原教官如约进入云中府,已经开始在帮助他整训那些残兵败将。

    按照刘行给他的建议,谢奴已确定未来大燕国将有禁军一镇六万人、边军一镇六万人。共计十二万兵马。

    如今那些兵士们,正在刘行给他遣去的两千四百名教官带领下如火如荼、井然有序地加紧操练中……

    大燕国君,刘行送走代表大宋参加其登位大典的马扩同时,夹谷谢奴也正站在云中府南门上,望着远方翘首地等待着。

    他的心情万分错杂,却异常喜悦。从未想过,夹谷家居然有人要做一国之君了。虽然云中府这一带不是什么富庶之地,但这里经过刘行帮助他一番谋划后,至少也将成为四十八万各族人民生活的家园。

    虽然这里没有肥美的草场,可是在马扩的几封书信与姚政的威压下。游牧于阴山一带沙坨人已经正式上表。以其重新册封其部族首领为赵王为条件,向其俯首称臣。

    那些沙坨人,是唐末李克用的后代。虽然人马不是很多,但多年来无论是契丹、还是阿骨打与吴乞买,对待他们都是敬如上宾、不敢轻易与之动武。

    纠其因由,那是因为那群沙坨人拥有着连蒙古人都不如是驯养战马的本事。更重要的是,那群沙坨人中有很大一批人,都是精通蒙古、西夏、契丹、女真甚至更远的西方一些国家语言的通译人。

    得沙坨来归,刘行又迅速在朔、应、宁、武蔚五州确定,并且正在不断谴人帮他筹建多大三十个榷场。

    夹谷谢奴看到了希望。一个他治理下这一方土地也能够迅速富强起来的希望。

    北连蒙古贩军马,招募沙坨来驯化。变成好马送榷场,让那些沙坨通译帮助他,将大燕国的好马卖向全天下。只要这一个方略成形。谢奴坚信,他的国家一定会迅速国富民强起来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