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5章 强圈百官钱、国债做保利-《仙宋》


    第(1/3)页

    内外有分、双爵有别。

    朝官、京官想要顺利地升迁只有持续地、不断地将其合法收入拿去认购国库之债,即便是那些并非军功所得封爵之人也要成为此番强推百官购债的主要群体。

    与朝官、世爵、皇族爵位者相比,外放官员简直是好得太多了。既可以自主、自愿去认购国债,又可以在晋升之时不要加等、不受购债这制度的压榨。

    待刘行此番决定一说完,朝堂之上许多大臣们顿时心生离朝而去、求一地方官来做的想法。

    然而刘行如此区分京官与外官、世与族爵同功勋之爵的做法,却是让杨时、朱震、周焘等朝堂上参与中枢事已久的老尚书们心底一阵敬佩,不但没有再反对、三人反而带头高声支持和拥护起刘行这一“百官购债”之制来。

    那三人都是久历官场的人,为何会率先站出来表示支持和拥护呢?难道他们不心疼自己日后的收入要被很大一部分定额变成国债吗?

    当然不是,朱震也好、周焘也罢,尤其是杨时,他们比其他许多大臣心中都更有算计。有什么算计呢?有利弊的算计。

    于公而言,认购国债了、百官的俸禄很大一部分一变成国债,肯定会在朝野之间掀起一轮竞相购买国债的风潮。

    这种风潮只要出现,大宋王朝、如今既定下来年的一系列从民生到强军的方略,在金钱上就不会再出现捉襟见肘的情形。

    解决了朝廷的资金来源问题,自然也就让三天必登一次大庆殿的朝臣们压力减少了许多。

    于私而言,认购国债这种强制的手法看上去不是很尊重大臣。但实际上呢?刘行这也是在变相地扶持朝臣的一种做法。

    压榨走了人家的俸禄中很大一部分,为何还会是扶持呢?

    那是因为刘行这一番新规条中并未明确去定义百官认购国债的种类,实际上是为百官留下了一个持续、长期,合法、合理增加收入的通道。

    是什么样的通道呢?那得先从大宋朝如今的国债种类上去说。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