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3章 定百年策、言军备论-《仙宋》


    第(2/3)页

    可是时代进步了、社会发展了,如今的大宋朝国家强大起来了、百姓也富足起来了。从前大宋的一百二十万禁军之上,是完全可以扩增一些、使大宋可以以强大的军力不战而威慑群夷。

    但是这个比例、刘行认为不该单纯去以人数为定义,而是应该以其战力作为基本定理。基本的战力之中,兵器消耗的财力不弱于养将练兵的消耗。

    与其一味地养将练兵,不如将大部分钱财用到强化兵器上去。那样未来再有新的战事开打时,才可以做到牺牲最少的人、换取最大的胜利。

    而这一切的成本投入上应该控制住兵员占据丁口总量的额度、控制好每年朝廷净余收入投入到军费开销上去的比例……

    围绕这该有多少兵这核心问题,第二个要点就是一个国家是怎样的一个战略意图。

    比如从前的大宋战略意图上是只求自保、不求开疆拓土的,那么英宗士气的一百二十万禁军就足够用了。毕竟地方上还有厢军、乡兵等补备之兵。

    可是如今的情况不同了,草原是大宋的、塞北是大宋的。吐蕃全被并入到了大宋的版图中、南朝大理主动归顺让大宋增设出了两个大省,还有未来势必要全盘控制的西域和安南。

    如此广阔疆域的大宋王朝,未来若仍然只是一百二十万主战之兵,那是显然不够用的。那么多少兵力,才能在未来确保大宋如此广阔的河山万年永固呢?刘行给出的明确定义是千万户时、丁口总数应该达到了至少五千万之众。

    五千万的丁口,那么刘行定义出的常备之兵总数,在草原、塞北、吐蕃、大理以及安南和西域没有彻底完成归化之前,至少要保有总丁口百分之五、也就是两百五十万人上下的兵力。

    待那些新征服的土地上,那些异族之民彻底完成归化、那些地方不再需要用强大的武力去震慑、弹压当地各族人的时候,就可以适当开始逐渐裁汰、使兵员数量占据丁口数量的比例降低到了百分之一、甚至是千分之五那种程度了……

    在以上的亮点之外,还有一个核心点、那就是兵器技术水平和兵器装备水平.保证同样的战力。当装备水平相对较高时,就可以减少军队人数,即所谓的“精兵”政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