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97、优质奶牛配种教父-《赘入1988》
第(2/3)页
所以,他就一直停留在对华囯的坏印象里。
第一次华囯之行,让勒图忽然发现他被书本骗了他大半辈子,教他的老师早已因肺部病.毒感染死掉,不然的话,他回国后一定会把华囯现状讲给老师听,并拿出照片进行佐证。
在食堂就餐,勒图喜欢厨师为他做的四菜一汤,刚刚吃了两顿,便上了华囯菜,丝毫没有任何不习惯,晚上住宿,勒图住了两室两厅的房子,还可以在里面做西餐,心里更是美滋滋,他跟侄子哥恩斯开玩笑说,要知道华囯条件这么好,早带上家眷来华囯发展了。
此外,当勒图在厂房看到尼德兰盖公司的大型加工牛设备时,差点老泪纵横,望着那些大家伙,让勒图回忆起尼德兰盖的兴衰和荷兰经济的一波三折,心中难免感慨千万。
分宾主落座后,话题转到正事上来。
“勒图教授,请教您一个问题,在贵国,包括新西兰等欧洲国家,均可以培育优质牛,用以达到生产婴幼儿分段配方粉的标准,那么,繁育这种牛,跟地域是否有关呢?”这是秦著泽最担心的问题,什么地长什么庄稼,你这块地不适合种哪种庄稼,如果做出改变,会付出极高的代价和研究时间,最终还有可能以失败告终。
据老弗兰特讲,勒图不但是尼德兰盖公司繁育优化牛科研带头人,同时,也被阿姆斯特丹国立农牧大学聘为客座教授,所以,秦著泽称呼勒图为教授以示尊重,欧洲人不喜欢被称为张老啊李老啊,他们普遍有不服老的思想意识,他们认为人一旦被别人视作老人,意味着行将就木,不再对社会有用,反而成为社会的累赘。
既然能被弗兰特奉为教父,秦著泽相信勒图一定会对这个课题有过研究。
牛配种教父,绝对不会是徒虚其名。
果然如秦著泽所料,勒图确有过研究,而且对这个课题持续跟踪了十年之久。
勒图从艾米手中接过咖啡,对艾米说了三克油后,抚摸着自己的膝盖,笑着对老板桌后面的秦著泽说道,“我在尼德兰盖公司供职期间,带着我的团队,从欧共体东南西北中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域收购不同品种的牛,在阿姆斯特丹郊区进行培育,经过三代荷斯坦牛杂交繁殖后,最终得出的结论是,牛新品种和地域因素无关,主要由牛品种和培育手段决定,把什么品种牛的精.子配到什么品种的母体里,组合出什么样的dna,是一门学问。”
喘了口气,勒图继续说他的研究成果,从贴近海平面的荷兰来到华囯内猛高原,勒图对变低的气压需要有个适应过程,“所需要的牛品种一旦培育成功,就可以建立种库,以后的繁育工作就容易做了,这项工作的困难在于初期的探索期。”
“勒图教授,有没有捷径?”
当初在和哥恩斯谈聘请勒图到华囯来这件事的时候,秦著泽已经放出承诺,只要勒图同意到华囯来,便给出他原来在尼德兰盖时的三倍薪酬,如果能繁育出玉然集团要的牛品种,将会把薪酬再翻一番,即达到在荷兰的六倍,并奖励一百万rmb。
在这个高待遇基础上,秦著泽相信勒图不会藏着掖着,对掌握的配种技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勒图需要钱,为老伴治病,为自己养老。
“如果缩短培育周期,用本地牛育种恐怕很难做到,这里会有一个配种概率的不确定因素,以及繁育代别较多的问题。捷径是有的,那就是从荷兰运种牛过来,取精跟本地牛杂交,或许因为地域相隔甚远,更能优化基因序列的组合,培育出比荷兰牛还要好的牛品类。”
勒图说话,和赫鲁夫他们不大一样,他手上动作几乎没有,也不摇头晃脑耸肩,甚至在表达的时候,眼睛都很少眨动,这一点,很像东方人的讲话习惯,比较低调内敛。
看着秦著泽说完,勒图端起咖啡喝着,等秦著泽拿出一个态度来。
“勒图教授,公司的意愿是希望早一些繁育出达标的牛,华囯有上亿婴幼儿等着喝上便宜而又符合营养标准的粉,既然有捷径可循,那就从贵国运种牛过来。”
秦著泽用纯英文跟喝咖啡的勒图说着。
放下咖啡碗,勒图掏出手帕沾了沾胡子,每次喝东西,稍不小心,饮料总会沾到他的小胡子。
他没想到眼前这位年轻的董事长做事如此果断,不过,勒图笑笑,提醒秦著泽,“运输牛,要远渡重洋,少说要半个月的海上颠簸,下船后,运到这里,还有几千里行程,对牛和养殖员都是考验,消耗在每头牛上的费用也会很高,而且,经过长时间运输过来的牛,免疫力低下,是否水土不服,会不会生病?都要加以考虑。”
听了勒图的善意提醒,秦著泽微微一笑,低调温和地说道,“运输牛不难,我们可以考虑用飞机。”
用飞机运牛!?
这是啥脑洞?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