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黑夜来临-《清末恶匪》


    第(3/3)页

    今天自己最少赚了二百多两银子,简直就是发了大财。

    一队队的巡街的兵勇排着整齐的队伍,从城门前经过,提醒大家宵禁的时间就要到了。

    整个济南府城除了各个衙门口那高高挂起的气死风灯,就全部悬入了黑暗中。

    徐徐的微风将各个城楼上,点点的灯笼火吹的忽明忽暗,将城门的四周照映的忽隐忽现,根本看不起四周的动静。

    远远的传来更鼓声:“咚!咚!,咚!咚!,咚!咚!。”

    紧跟着就响起了巡夜的更夫悠长的声音:“鸣锣通知,关好门窗,小心火烛。”“笃笃(dudu),咣咣。”(这里的时间是晚上九点)

    (更鼓的时间是这样的:

    打落更(即晚上七点)时,一慢一快,连打三次,声音如“咚!——咚!”,“咚!——咚!”,“咚!——咚!”;

    打二更(晚上九点),打一下又一下,连打多次,声音如“咚!咚!”。“咚!咚!”;

    打三更(晚上十一点)时,要一慢两快,声音如“咚!——咚!咚!”;

    打四更(凌晨一点)时,要一慢三快,声音如“咚——咚!咚!咚”;

    打五更(凌晨三点)时,一慢四快,声音台“咚——咚!咚!咚!咚!”。

    更鼓是更鼓,巡夜的更夫是巡夜的更夫,这个其实是两码事,因为更鼓全城可能就一个,所以更夫就是听到更鼓响后,才巡夜敲锣和竹筒来报时,一般更夫是两人,一人拿锣,一人拿梆。打更时两人一搭一档,边走边敲。搭档这个词就是这么来的,说的就是一起熬过黑夜。)

    清末的宵禁制度,大概是在一九几几年之后才取消的,那时候电灯的出现改善了照明,所以宵禁才取消,而猪脚所在的年代,大概是二更天左右就开始宵禁了,三更天出来就要被巡街的抓起来当盗匪一类审讯。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