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唐浩强一边给两个堂哥斟茶,一边问唐浩泽:“你之前说的虾塘网箱养殖?” “对。” “可是这池塘怎么安放网箱?在池底打桩还是绑起来?” “打桩。我们可以先水泥塘底安装桩槽。然后将整个钢架网箱装在上面。为了防止松动,我们还可以用塑料绳拉着。” “我就是担心在大风天气水流会将网箱打翻了。” 唐浩泽知道那确实是有可能的。他笑着说:“我们用钢筋做网箱框架。只要每年防锈漆,一个框架也能用上好多年。再在上面拉码”他喝了一杯茶又说。“这个模式的前提条件是有人工饲料。现在海峰饲料已经可以生产石斑料了。投喂人工饲料不用担心就算有残饵,对虾也是能吃的。” “那我们现在就要开始做准备了。网箱的制作也是需要时间的。到时候收虾后,还要马上改造池塘。” 唐浩泽现在跟他们说这件事,就是想让他他们先做准备。万一他和卢方搞石斑鱼苗失败,也可以从其他地方买苗回来养:“先不要弄太多,弄五六口池塘就差不多了。” 经合社的高位池,面积多是五六亩的。一个网箱可以是五米边长的大网箱,一口池塘放上二十五个,对养虾也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但能增加石斑鱼的收益。 这只是一个尝试,如果成功,以后可以根据这种模式开展其他品种的立体养殖。 唐浩明又说起现在正在做的海洋养殖:“我们申请的那片海域,已经摸过低,下面却是有螺,不过还小。明年大概就能捉。今年我们先养一些扇贝。我们是全湾州第一个开始大面积养的,贝苗不够。好强摸索着也培育了一些。不过因为资金不足,就只是计划用三千亩左右的海域。养的螺现在还没分笼。我们还要等卖了部分虾才有钱去买吊笼。” “三千亩面积已经相当大了。” 扇贝那东西相当高产,一亩能有两千斤的产量。而海边的收购价一斤能去到两块八左右。一斤的成本大概是一块一左右。就是前期投资也很大。 不过占用面积不等于养殖面积,在养殖区需要斜拉这缆绳,还有需要为预留航道。三千亩的海面能有两千亩养殖水面就算不错了。 那养成了能有几百万乃至上千万的收益。 唐浩坤说:“我们几计划明年也暂时不扩大了。今年年底,我们打算将所有利润都拿来分红。” 唐浩泽有点不明白。 唐浩坤低声说:“村里不少人都打算盖房子。今年我们估计能有将近两千万的利润。分下去,各家最少也能有三万的分红。再加上大部分乡亲家中都有人在经合社工作,一年也有将近一万的收入。再借点也就能盖上两层的房子了。” 很多人打算盖房子? 唐浩泽听说了这个,想了一下问:说:“哪来那么多的宅基地?” 唐浩坤笑着说:“各家自有办法!” “坤哥,我有个建议。不如说服群民集中规划,将村子规划得好一些。每块地一份一百二个平米,可以用现在的宅基地换新的宅基地。也就是将新房子建好之后,将旧房子拆掉。如果不愿意拆的,就不能买新宅基地。地方不够的,需要用钱来买。没钱的,先写欠条等日后经合社分红直接划走。在地块中间预留道路。” “为什么不留着旧房子?旧房子放着也有用处啊。”旧房子放柴也是个用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