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懵圈的山东士绅(三)-《革清》


    第(2/3)页

    而这个案例在之后的培训课上成了一个经典案例。

    在不同的课堂上,大汉培训部门对学员们讲述着为何要这么做,“我们不可能强行改变那些人的自我认知,我们能做的是给他们选择的机会。而这种选择,是建立在对某种已经发生和存在的事实之上。争取人民的支持,首先得让人民知道我们做了什么,那些人做了什么……”

    部队把这帮人绑了,在他们的家乡游街。游街过程中公开承认他们袭击了大汉军队,失败后被俘。

    有些进士家族的人表示绝不会屈服于逆贼。很快,他们就明白了很多手段能让人生不如死。几轮用刑,哪怕是为了摆脱痛苦,这帮人还是屈服了。

    带着一种逆反的激情,游街的进士家族成员以及参与袭击的附庸,一遍遍大声向家乡父老讲述他们主动袭击大汉军人的壮举。

    “谁是我们的敌人,追随满清的人。谁是我们的朋友,劳苦大众。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呢敌人知道,我们是他们的敌人。而我们认为的朋友,也就是劳苦大众并不知道,我们是他们的朋友,我们把他们视为朋友……”

    霍崇让被俘的九家进士家各自派出去两个人,让他们拿了进士家的求救信去济南城。

    此时的山东巡抚陈世倌正在准备一场更大的剿灭战,听闻‘身陷匪区’的进士家族派了人来,就知道事情不对头。他很担忧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九家的信很简单。既然这帮人袭击了大汉部队,大汉部队就不可能容下他们。

    大汉军队并不喜欢滥杀,所以将这些人驱逐出大汉军队控制的地盘。陈世倌愿意派人去接,那是最好。如果不派人去接,大汉军队只能在某个时间内将这些被驱逐的人送到某个地方。押送过程中,大汉军队可以保证这些人的安全。等到大汉军队自行脱离,那些人就得听天由命了。

    山东巡抚陈世倌看的都气哭了。堂堂进士,堂堂进士,竟然被一群泥腿子撵狗一般撵走。这算是什么!这算是啥!

    可陈世倌也不敢当做没看见。九家进士家,若是真的出了什么差池,陈世倌没办法向那些人交代。光这数量就够陈世倌喝一壶的。

    大汉军队押送这些人离开故乡的时候,这帮人哭哭啼啼。乡亲们却没有显出格外的伤心。作为乡亲,被迫应大汉军队要求,派出去点年轻人护送这些老爷们,已经算是尽了乡亲的情谊。

    本就是这帮人主动袭击大汉军队。大汉军队是可以当时就把他们全给杀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