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推感言-《王国血脉》


    第(2/3)页

      我对青芒的感激,尽在不言中。

      无剑不常在网上暴露自己的私人想法,但前前后后写了一年了,跟书友们也算感情深厚,是时候说点心里话了。

      《王国血脉》的诞生,源于很久以前,但它真正发书成文,则是一个意外。

      多年前的高中时代,无剑正是对幻想类文学最着迷的时候,我和三位同窗好友兴致勃勃地约好,要在毕业之后一起创作一部奇幻小说。

      我大约是其中最积极的人之一,甚至做好了历史年表,画好了地图草稿(没错,就是微博上那张粗糙幼稚的手绘地图)。

      然而,高考后,我们四人仅仅在麦当劳里匆匆碰了个头,一起嘻嘻哈哈了一个下午,就不了了之了。

      再后来,四人各奔东西,也有了各自的生活,其中一人甚至已经不在人世。

      虽然保持联络,却没有人再提起这件事,当初的那股热情和冲动也慢慢冷却,我甚至不能肯定他们是否还记得这个约定。

      因为连我自己都快淡忘了。

      直到多年之后——2016年的夏天。

      还记得那天,我收到了博士申请的拒绝信。

      那是名单上的最后一所学校。

      对于一个曾经立志,也一直认定自己要走学术研究道路的人而言,那份前途破灭的挫败感还是很真实的。

      那天凌晨,心情低落的我提了一扎啤酒回宿舍,一边喝酒,一边整理书柜里的一切——只觉得每一本学术书的名字都充满了浓浓的讽刺感。

      大概是偶然吧,在一本老书(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的夹层里,“它”突然出现了。

      那张高中时代的手绘地图。

      那张我画完之后,却始终没机会拿给他们看的地图。

      看着多年前用铅笔写下的一个个地名,画出的一寸寸线条,我重新想起了那个未完成的约定。

      想起曾经的青春、兴趣和热情,想起过世多年的某人。

      只觉得眼睛泛酸,胸口发闷。

      百感交集。

      也许是时候了。

      我这么告诉自己。

      重拾那个约定,重拾曾经的梦想。

      哪怕只剩下我一个人。

      于是乎,带着醉意的我拉开键盘。

      一个凌晨的时间,《王国血脉》的前两章问世了。

      那个蜷缩在废屋里,咬着牙挣扎求存的男孩形象,第一次出现在我眼前。

      彼时一切都还朦胧,世界尚不明晰,许多人物角色只有一个模糊的脸孔。

      直到第二天酒醒,我呆呆地望着屏幕上那一行大大的“您的作品已通过审核”,才意识到自己做了什么。

      我到楼下抽了根烟(第十六次复吸),思索了五分钟。

      然后它就这么开始了。

      一开始的路途并不平坦。

      可能许多优秀的作品,在三万字乃至更少的时候就签约了。

      但那不是《王国血脉》。

      一万、三万、五万、十万、十三万……

      一直写到十五万字,本书才等来了签约的邀请——青芒编辑把孤独的小泰尔斯“从垃圾堆里捡了出来”(他的原话)。

      刚签约,大概因为第六章常常被举报的缘故,本书又在网站上404失踪了好几天。

      三十七万字,上架销售的三天前,本书的收藏才刚过300。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