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太子站起身来,偷偷的朝顾徽处瞟了一眼,顾徽连忙把自己写的那些疑惑圈了起来,偷偷的让太子瞧见。 “夫子刚才在课上说,史书载:‘初,纥风俗朴厚,君臣之等不甚异,故众志专一,劲健无敌。及有功于仲,仲赐遗(赠也)甚厚。可汗始自尊大,筑宫殿以居,妇人有粉黛文绣之饰,中国为之虚耗,而虏俗亦坏’。 夫子说,此举虽证实着仲朝对于外邦文化的影响,仲朝掌权人使用的手段却使民不聊生,攀比之风渐起,实在有损仁德。 可使用中庸之术细细图之,拉拢纥人,潜移默化的让纥人融入仲朝,可学生却觉得……” 太子突然皱了皱眉头,停住了,他眯了眯眼睛,有些诧异的看着顾徽。 路夫子看着太子,不满的向顾徽撇了一眼,维持着自己的骄傲,眯着眼睛站着,摸了摸白色的山羊胡子,十分悠闲自得。 “太子认为如何?” 太子转过头去,行了个学生礼,“可学生却觉得仲朝掌权人此举着实有魄力,并未使用一兵一卒,便兵不血刃的拿下了将来的心腹大患,与夫子所说中庸之策相比……确实,是上上之策。” 路夫子忽然用力的抓紧了山羊胡子,冷哼一声,却终于不是看着太子,而是看向坐在座位上,装作一脸不经意的顾徽,冷笑一声。 “太子以为,中庸之法,潜移默化不可行吗?” 顾徽听见了问话,急忙用毛笔写在了纸上,却感觉到头顶光线被挡住,抬头一看。 路夫子正捏着他那山羊胡子,一脸不善的站在面前。 顾徽十分乖巧的笑了笑。 “夫子,有事吗?” 【这可是你自己先理我的╯^╰】 路夫子冷哼一声,有些别扭的质问。 “长宁公主以为如何?” “完了完了,路夫子这人最为较真,这次怕是真的和公主扛上了。” 郑和波偷偷的戳了戳许博,看着顾徽一脸惋惜。 “路夫子在自己的学问上从来不肯让步,这篇文章的注释还是他写的呢,公主这是明目张胆的挑衅呀!” 路夫子本来就不太同意顾徽到太子这里听课,若是顾徽今天没有给出一个合理的交代,依他的牛脾气,怕是会直接跑到勤政殿面前向皇上谏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