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一场灭缅之战,大明耗费了上千万元银币。 虽然,朝廷依旧是利用战争劵积攒的军费,但也的确耗损了国力。 但这一场战争的意义,就在于用一场对外战争去消耗掉西南各地土司的实力。 而不是朝廷逼迫西南土司叛乱,然后动用中央的军队去剿灭,进而以内耗的方式达到弱化西南各土司兵力的目的。 让那些战力强的西南土兵,以英雄的方式被大明纪念,而不是以叛贼的方式被朝廷抛弃,难道不是更好的方式? 所以,皇帝朱由校自己,对于这场战争感到很满意。 他清楚记得,历史上,乾隆征讨缅甸,可没他这次这么成功。 但乾隆都敢将历史上的清缅之战,作为他的十全武功。 朱由校觉得自己的征缅之战,怎么着也能算得上一次有价值的战争。 为此,他特意拨款要求焦琏在阿瓦、秦邦屏在木邦、秦良玉在蛮结,立一座统一纪念碑,用来记念为大明开疆辟土之伟业,而英勇阵亡的勇士们。 接下来,如何在缅甸产生财富,进而偿还国债,则是首辅毕自严的事。 毕自严早已准备好了方案。 按照毕自严的设想。 他将根据缅甸地形不同,划分不同的产业区。 在缅甸北部,以翡翠资源开采为主。 在缅甸南部,则以农业开发和港口贸易为主。 毕自严因此找到秦邦屏、秦民屏这些即将成为大明于缅甸地区的新土司,签订了合作协议,开办矿产企业,由这些土司提供军事保护,如清剿匪患,捉拿土人为劳工,而朝廷则派人去开采,到时候分红。 这些土司自然是愿意的,毕竟他们也清楚在缅甸北部那些地方,如果不跟着朝廷做生意,也没什么好处可得。 而在南部,大明水师陆战队已经在进行土0改,趁机拉拢了数十万缅甸平民,如今只是需要建立汉化教育体系而已。 …… 朱由校看着大明现有的版图,心中颇为自得。 他没想到他能让大明到达今天这个地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