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哨骑抓耳挠腮了好一阵,才恍然向蔡瑁道:“军师,小的想起来了,据说是个叫楚云的人……似乎并非江东之人,好像和朝廷有些关系……” 楚云的名声虽早已名扬四海,但个别小人物还是不曾听过他的事迹。 “楚云……楚云?!”蔡瑁见了鬼似的惊叫着,头上的冷汗自两颊下流不止。 “军师……您怎么了?难道您认得此人?”这哨骑见闻不足,首次离开荆州的他,自是不知道楚云的相关传闻。 蔡瑁像看怪胎一样看着这哨骑,问道:“你没听过楚云的大名?” “没……没有……”明明没做错什么,哨骑却像闯下弥天大祸的孩子似的,缩着身子退了一步道。 “此人自横空出世以来,指挥过形形色色的战事,无论对手多么强大,他都不曾败过!”蔡瑁脸色凝重得有些可怕。 “据说,他还是个十几岁的少年人……” 哨骑已经吓得脸都白了。 蔡瑁心态崩溃地继续说着,也不知是在自言自语,还是冲身边那微不足道的哨骑发泄。 “该死的孙策、周瑜,当真无耻至极!居然勾结曹操,请来这等‘救兵’,难怪周瑜有恃无恐,在这种时候还敢毫不拖泥带水地返回江东!” 显然蔡瑁虽然对自己的领兵征战的本事很有自信,但作为荆州真正的高层,他所收到的情报都是具体的事情经过,而不是百姓们三人成虎的谣言,楚云的战绩他是一清二楚,所以即使他再狂,也自知绝非楚云敌手。 “早知如此,便带上蒯氏兄弟随军出谋划策……” 起初蔡瑁觉得庐江已是囊中之物,为独揽大功,便拒绝其他谋士相随,现在看来,蔡瑁因此着实吃了大亏。 然而世上没有后悔药,蔡瑁再怎么总结经验教训,到头来还是只有返回寻阳城,整合余下的四万多兵力。 当他率军离开寻阳,靠近蕲春时,经过观察、打探,果然现在的蕲春城内两万余江东将士已是严阵以待,自知无法攻克城池的蔡瑁,在清点军中粮草后,只得望城兴叹后,黯然离去,向荆州返回。 —— 两日后。 经过乔紫青的尽心照料,伤势大有好转的孙策,在听到大军收复失地,蔡瑁被赶出蕲春郡时,先是大喜过望了好一阵。 可是这开心的劲儿一过,他就又沮丧起来,而且心情比先前战事悬而未决时更差。 少年时期便驰骋沙场的孙策,对这场仗有多艰难,心知肚明。 但在楚云的指挥下,江东军不但胜了,而且是以极小的代价,打得蔡瑁狼狈至极,虽说没给荆州军造成太大的伤害,可是在起初战局极为不利的情况下,能凭借其一己之力扭转乾坤,这几乎就是一个奇迹。 一想到这位能创造奇迹的天纵奇才,却不能长久为自己所用,这孙策的心情,自然就愈发失落起来。 甚至,连不该生出的心思,也开始在其内心深处滋生。 可是当他看着眼前乔紫青照料自己时那温柔关切的眼神,再想起周瑜临行前曾说过的话,一向杀伐果断的他,此刻内心也难免犹豫起来。 “伯符,有楚云妹夫在,蔡瑁之危不值一提,但此役过后,你可莫要动了其他的歪心思,否则只会适得其反,给江东埋下祸根!” 这,是周瑜临行前,向孙策交代的最后一句话。 我在曹营当仓官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