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他还有一句话,憋在心里没有对楚云说出口。 “希望,下次再见,你我是敌非友。” 楚云与乔紫青已轻身上船,这一叶扁舟,在船夫手中船桨的摆动下,顺着河流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孙策的视野之中…… —— 真正的金子不但到哪里都会发光,而且到哪里都会特别受欢迎。 楚云刚回到许都,就被前来相迎的亲朋好友们堵在城门口,众人争先口后地要楚云讲述以寡敌众打得蔡瑁晕头转向的全过程。 哪怕从流言蜚语中,他们已经听过无数个版本,但在他们看来,无论传闻有多么神乎其神,都不如楚云这位当事人亲口道出真相要来得精彩。 甚至就连曹操,也忍不住在自家府邸中摆宴庆贺楚云平安归来,顺便提众人一解疑惑,给大家提供一个听楚云“讲故事”的环境。 楚云见众人热情如火,只得打法担心华佗、张仲景二人的乔紫青先回家,自己则乖乖去赴宴。 宴席上,楚云将与蔡瑁交手的过程原封不动地讲给曹操、曹昂、郭嘉、许褚、典韦、甘宁等等关系亲近之人,众人听得比那些听评书的茶客还要入神。 尤其是在听到最高潮的部分,也就是楚云施展两计并施,水攻之计在明,以威慑蔡瑁主力,使之投鼠忌器;派兵袭取蕲春在暗,达成最终战略目的,如此精妙绝伦的布置,哪怕是深谙兵法的曹操,也不禁啧啧称奇。 “叔父只能说,蔡瑁败得是一点儿也不冤枉。”曹操毫不吝啬对楚云的赞美之词。 “父亲说得是,只是往后,荆州、江东的士卒们,再听到师弟的名号,恐怕要为之胆寒了。”曹昂夸得更是过分。 其余众人也各个服气地替楚云吹擂起来。 当然,出于稳定双方联盟关系的目的考虑,楚云选择性地略过孙策企图强留自己这一行为,免得节外生枝。 还好曹操也没有深入追究此事,只要看到楚云平安归来,他才懒得跟孙策多加计较。 “说起来,云儿,有一件事,我们已经定了主意,但你既然及时回来了,叔父还是想多听一听你的意思。”曹操突然若有所思地问道。 在场之人不是曹操最依仗的谋士,就是他或者曹昂麾下的得力战将,能有资格被曹操宴请的,都是曹氏集团的心腹,故而曹操在宴席间公然向楚云询问大事定夺,就没有刻意避讳。 “叔父请讲。”楚云有些好奇地道。 “我们与张燕结盟后,张燕不得已硬着头皮与袁绍继续周旋,如今在常山附近小胜袁绍几阵,他便催促叔父出兵渡河北上,攻打冀州阳平郡,与他张燕形成南北夹攻之势,让袁绍首尾难顾。” “叔父是想问侄儿,该不该听从张燕的建议,北上攻袁?” “没错。” “不知叔父此前原定作何打算?” “我打算少派些兵马渡河,试探一下袁绍主力的位置,以及冀州南部个郡县的防务虚实。” 楚云想了一会儿,道:“叔父的法子较为稳妥,但侄儿以为,大可不必如此。” “此话怎讲?”听到楚云另有见解,曹操顿时竖起耳朵问道。 “叔父,以侄儿之间,张燕距离一朝覆灭,不远矣。” “当真?!”曹操顿时吓了一跳,他还指望以后与袁绍正面交战时,张燕能在北方帮忙扯一扯袁绍的后腿呢。 “八九不离十。”楚云解释道:“叔父请试想,先前张燕与袁绍相争,虽互有胜负,但张燕从没有真正占到过什么便宜,反而是被袁绍赶回了大本营雁门。 可这才没过几个月,张燕虽韬光养晦了一阵,但袁绍雄踞近四州之地,资源雄厚,实力应当远远更胜从前才是,张燕与袁绍间的实力差距只会越来越大,他又岂能反胜袁绍?” 我在曹营当仓官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