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零五 道缘初试-《成为了道医之后》


    第(1/3)页

    而考场之中,明经科的文章已经在批改之中。

    诸审阅官,无情批改,此时名字封存,并没有姓名。

    但诸审阅官有辨字之能,京城公子,考前讨教过他们文章的,大多可以认出。

    李福德的卷子做得很好,只有少数几处生僻之处,未填,说不上满分,但是已经算是博文强记了。

    这几个填空,是考官从典藏吏那里讨要来的生僻经义。

    外界学生,若不能得见此孤僻篇章,自不能填空。

    毕竟文章几经删修,比如《论语》,先秦原本,到汉时本,再到晋朝,已经经过数次编定了。

    “字迹倒是不错,有大家风范,只是锋芒过盛,虽然也有魏碑之古拙气。”

    另一个考官看了:“数点墨点,可见也是思忖再三,性格应该还算可以。”

    当下评了上乙,放在了一边。

    竟然连着下甲都没有录入。

    明法科修改文章的是大理寺的人,这些人原先有北齐的,也有前朝归顺的明法之官。

    这些人倒是比那些儒生实在,或许是继承了法家的传承,也不玩虚的。

    看着卷子,打开一篇:“这是哪条律令?他娘的现编的?”

    “这案子判得跟狗屎一样。”

    “罗列疑点,一个都没找对。”

    “这论述:唯有道德治世,以乡老施以仁义,乡老不察,再由县判……律法不下乡,这他娘的也是个人才。”

    改得火大:“这些世家子弟,以家法大过国法,家法先治,国法靠边……”

    这位考官其实也是世家出身,但因所出非嫡系,乃是旁支庶脉,因此在主脉的打压之下,便也十分痛恨此类。

    只是如今并不敢多言,只是将其分数压下,毕竟其他考官可大多是世家贵胄所出。

    直到看见了一分文章,要拿起,竟然发现十分有分量,莫名还有一股香气。

    再看内容,顿时点点头,锐气很盛,确实不错,其中针砭时弊,也是一针见血,叫人深思。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