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刘青山剥了一枚鸡蛋:“我是来上学的,所以不需要秘书。” “我很便宜的,周薪五百美金,不,四百美金怎么样,这可是看在凤儿的面子。” 葛瑞丝极力推销着自己,就是这话嘛,叫刘青山忍不住瞥了一下她的胸部,嗯,或许芒廷这个名字,送给她正合适。 刘青山知道,自己以后的事情越来越多,确实也需要一名助理,于是在吃完早餐之后,就勉为其难地点点头: “那先试用一周,试用期没薪水。” 葛瑞丝当然是欢欢喜喜答应,不过等刘青山推门出去的时候,听到这丫头的嘟囔声:“资本家的心,果然都是黑的。” 刘青山回房收拾一下,就听到外面有人敲门,只见葛瑞丝穿戴整齐,站在门口: “芒廷,作为你的助理,我安排了一下今天的日程,首先需要带你去熟悉一下这座城市的环境,你看怎么样?” 这个提议很合理,不过刘青山瞧瞧这丫头遮阳帽,遮阳伞什么的,都准备齐全,刘青山心里琢磨:不会是打着这个名头去逛街吧? 直到二姐也穿着旗袍,出现在门口,说是要去洛城的唐人街去看看,刘青山这才跟着她们出门。 到了楼下,葛瑞丝很快就开过来一辆轿车,等刘青山姐俩坐上去,这姑娘又提出一个要求: “芒廷,助理兼司机,我们是不是重新谈一下薪水?” 刘银凤也是瞧着她笑:这个室友,不会是对弟弟产生兴趣了吧? 洛城唐人街,也有百年以上的历史,来到这里,仿佛一下子从米国来到华夏,简直是两个世界。 走在步行街上,刘青山忽然有一种漫步在首都街头的感觉:牌楼,红纱灯,那家新开的店铺前面,甚至还有舞狮。 店铺上面的招牌,也都是繁体字;来来往往的也多是华人,口音多是闽南语和粤语。 “来到这里感觉好亲切。”刘银凤也是第一次来唐人街,看到这些熟悉的景物,自然而然地涌起一种归属感。 唐人街,就是海外华人的第二故乡。 刘青山也深有同感,尤其是看到还有卖豆腐的,他的嘴角也不由得微微翘起。 而葛瑞丝,则拉着刘银凤进了一家裁缝铺,非要做一件旗袍,还说这是工作服,叫刘青山给付账,就没见过这么假公济私的。 看到有客人登门,在工作台前忙碌的一位老师傅,便不慌不忙地过来打招呼。 老人六十多岁的样子,身上穿着一件长衫,透出几分儒雅,他嘴里先用粤语打着招呼,看到前面两位女士有点蒙,就改说起不大熟练的普通话: “我们这彭家老店,是从我父亲那时候传下来的,不知道几位贵客有什么需要?” 老人说完朝屋子里面吩咐一声:“阿兰,给客人上茶。” 很快,就有一位中年女性,泡了三盏茶,用一个小方盘端上来,袅袅的茶香便弥散开来。 这叫刘青山姐弟心里,涌起一种归属感。 那位中年女人的目光,很快便被刘银凤所吸引,上上下下打量一番: “这位小姐好气质,而且这件旗袍是纯手工缝制,现在会这种手艺的人可不多了。” 刘银凤确实非常适合穿旗袍,身材高挑,气质沉静,能够完全把华夏女性的外在美和内涵美都展现出来。 估计要是葛瑞丝穿上,就显得有点不伦不类,主要是气质上不合适。 刘银凤微笑着客气两句,然后帮着葛瑞丝说明来意,那位叫兰姨的中年女子,便领着她们去里间屋量尺寸。 虽然铺子里也有现成的旗袍,不过以葛瑞丝的身材,肯定穿不了的。 刘青山闲着没事,也在铺子里转转,想买一套中山装,有些场合,比较适合穿本民族的服饰。 彭师傅很是热情地给刘青山介绍着:“就在前面不远,就有一座孙先生雕像,就是穿中山装的,咱们华人,穿洋装总看着不妥。” 这个刘青山已经看过了,而且他还看到几块“天下为公”的牌子。 他试了一下衣服之后,照照镜子,瞧着有点别扭。 葛瑞丝量完尺寸,也在旁边帮着参谋,嘴里一个劲嗤嗤笑:“芒廷,感觉你的年龄,一下子大了二十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