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到时候,刘青山可能已经动身去黑河那边,所以他就把这件事跟支书爷爷和队长叔他们交代一下。 至于价格,刘青山可不放心维克多这种奸商,所以跟支书爷爷说好,到时候给他打电话,由他跟维克多商谈。 在家享受了几天宁静的日子,刘青山还是禁不住县里三番五次打电话的催促,叫吕小龙开车,送他去了碧水县。 这几年,碧水县的变化并不太大,对小县城来说,大规模的基建,还要过好些年呢。 县城里,依旧是骑自行车上下班的人们。 只是和前几年不同,骑自行车的人,脸上的表情也渐渐出现分化。 以前单位都差不多,大伙工资的差距也不大,要穷大伙一起穷,所以人们脸上还是比较轻松和愉快的。 但是这两年就渐渐不一样了,不少单位都开不出工资,退休工人的医药费也报销不了,大伙脸上的笑容,也不像从前那么灿烂。 如今的碧水县,效益最好的几家工厂,都是合资厂。 其中有胡萝卜汁加工厂,这个是跟南韩合作的,是拥有上千名职工的大厂子。 再有就是统一食品厂,在外人眼里,也是合资企业。 下面包括方便面厂和火腿肠厂,如今已经成为碧水县的名牌产品。 在合资厂上班,虽然要求严格,但是工资比普通厂要高出一截,而且福利待遇也好,是县城里最令人羡慕的单位。 这种两极分化的情况,将会越来越明显,直到下海大潮的来临,山呼海啸一般,将固有的一切,彻底冲毁。 那应该是改开之后,最大的一次冲击,人们的思想和观念,甚至都随之发生改变。 一重浪灭一重生啊。 走进第一中学熟悉的校门,刘青山心中也不免颇多感慨。 第一站,刘青山先回自己高中时的母校。 虽然高中三年,他总共也没在这里上几天学,但是并不影响刘青山对这里的感情。 农忙假已经结束,学生们换完季之后,也重新开学,校园里显得十分宁静,只有隐隐的读书声传来。 “干啥的?” 看门的老大爷拦住去路,仔细打量一番眼前的青年,便使劲一拍大腿:“哎呀,刘青山!” “大爷,您好啊。”刘青山连忙掏出烟来,给老头敬了一支,然后剩下的都塞进老爷子兜里。 他也想不到,好几年了,人家还记得他呢。 “青山啊,你的照片,现在还在学校的光荣榜上面贴着呢。”老爷子乐呵呵地拍拍衣兜,继续说道: “要是别人给的烟,说啥也不能收,不过青山给的,那必须装着。” 跟老爷子聊了几句,得知徐校长在学校呢,刘青山就叫吕小龙在门口这等着,他进了教学楼。 这还是以前的老楼,看上去比以前又破败了一些,万物都是会老的。 站在校长室门口,刘青山敲敲门,里面传出熟悉的声音:“进来!” 刘青山笑着眨眨眼睛,然后继续敲门。 “进来啊,怎么敲起来没完!”屋门被拉开,露出一张胡子拉碴的老男人脸。 大胡子明显愣了一下,然后便哈哈大笑:“你小子,还知道回来啊,哈哈哈——咳咳咳!” 许是笑得有点猛了,大胡子校长剧烈地咳嗽一阵,这才拽着刘青山进屋。 看得出来,徐大胡子是真的高兴,亲手给刘青山倒了一杯茶,刘青山也没争过他。 “听说你留学回来,留校了,哈哈,好事,好事。”大胡子谈兴颇浓。 他也比较关心刘青山的情况,刘青山要是回家,也肯定会去徐校长家里坐坐。 刘青山就把自己出来办公司的事情简单说说,大胡子摆摆手: “我也不懂这些,反正只要是你的决定,我肯定支持。” 刘青山又问问学校上学期高考的情况,大胡子立刻一脸欣慰: “还不错,升学率在地区也能排到前面,都是你那个时候打下了好底子。” “还得多谢谢你们夹皮沟,这么多年,高三的早餐奶一直都没断。” 刘青山也乐呵呵地说道:“都是应该的,俺们村里,每年还都给几个特招的名额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