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小泽指挥摇摇头,目光环视一周,尤其是从岛国带来的那些演奏家,然后这才郑重地说道: “青山先生的音乐,已经脱离了技法,进入到另外一个境界,那就是返璞归真。” 周围的人,都静静地聆听着,有些人,心中还若有所悟。 返璞归真,那是他们都无比向往的层次。 想不到,竟然被眼前这个并不是专业人士的青年做到了。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等小泽指挥点评完毕,众人尽皆叹服,那位近藤先生,再次向刘青山鞠躬,然后说了几句什么。 翻译上前解释:“近藤先生希望能得到曲谱,他想揣摩学习。” “不必麻烦刘先生了,我会给大家整理出来的,只是不知道,此曲何名?” 小泽指挥轻轻摆摆手,在音乐方面,他是真正的过耳不忘。 刘青山想了想说道:“这是我在米国留学的时候,思念家乡而作,就叫故乡的原风景吧。”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刘青山今天也玩了这一手。 有刘青山的珠玉在前,别人也不好再登台,剩下的时间,就是大家彼此交流。 刘青山也就回到自己原来的座位,施老师走过来,轻轻拍拍他的手臂,然后竖起大拇指。 一曲古埙,折服岛国同行,这件事很快就会成为一段乐坛佳话。 而那位于姑娘,也转回身,她的面孔依旧带着几分兴奋之后的嫣红: “你是叫刘青山吗,谢谢你,我今天学到了很多。” 这姑娘还行,并不像同龄人那么忸怩。 刘青山心里忽然一动,然后笑道:“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努力把华夏的民乐发扬光大。” 小于姑娘使劲点着下巴:“我会的,我的名字叫于水莲,主修二胡。” 刘青山伸手和她握握:“我们几个是大树下娱乐公司的,我有个计划,不知道小于你有没有兴趣?” 于水莲眨眨睫毛很长的眼睛:“你年龄有我大吗?” 咱们的关注点不是这个好不好? 刘青山有些无语,还好,于水莲马上就转入正题:“什么计划?” “你可以找一些团里的姐妹,都是演奏民乐的,什么古筝古琴,笙管笛箫,二胡琵琶之类的,然后组成一个乐队。” 刘青山这个启发,来源于后来的女子十二乐坊,这个乐团,墙内开花墙外红,在世界各地,都十分受欢迎。 尤其是在岛国,最受追捧。 刘青山也想让民乐走向世界,这未尝不是一次很好的尝试。 于水莲眨眨大眼睛:“为什么要都是女子?” 咱们还能不能好好交流了,刘青山有点心累,这丫头的关注点,怎么总会跑偏呢? 最后干脆叫张大姐给这丫头一张大树下公司的名片,叫于水莲有时间去公司看看,然后叫高凌风他们,跟这姑娘谈吧。 “大树下啊,我好像听过这个公司,挺有钱的,给亚运会捐了很多钱。” 于水莲高高兴兴地接过来名片,装进兜里,决定明天就领几个好姐妹去瞧瞧。 随后,就有岛国的几位演奏家,来到刘青山旁边,大家一起聊了起来。 张大姐也不时在旁边插几句话,比如什么在米国演奏最后的莫西干人之类的高光时刻,因为她也都参加了。 这下可不得了,那几位岛国演奏家,鞠起躬来没完,刘青山都有点担心,别把腰弄折喽。 音乐界人士,当然都听闻过这段轶事,无不向往。 万万想不到,今天遇到真神了。 那位近藤先生的心情最为复杂:早知道你这种大佬隐藏在群众中间,我说什么也不敢在台上装大啊? 当即,这些演奏家就向刘青山发出邀请:务必请到他们国家进行表演和讲座。 事实上,他们也用这种手段,确实留住一些旅日的民乐人才。 怎么说呢,待遇高,受尊重,而且氛围确实好。 不过用在刘青山身上,肯定不好使。 口头上,刘青山还是答应下来,至于以后去不去,那就再说吧。 或许等到女子乐坊成立之后,为了向世界推广,也可能会去一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