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乖乖,不得了,一家子两个留学生。 柳主任心里都服气,这年头,可不是谁都能随随便便出国留学的。 山杏也补充道:“我们村里,经常有国外的客人和朋友来做生意的,制药厂那边,常年有米国来的叔叔阿姨,我们没事就跟他们聊天。” 难怪,原来人家有这种基础啊。 小王老师心里这才稍稍平衡了一些,而柳主任则想到什么: 一个小山村,哪来的那么多外国人,夹皮沟,这个名字,听着好像有点耳熟啊? 猛然间,她脑子里面灵光一闪:夹皮沟,不就是全国都大名鼎鼎的第一个十万元村嘛! 这下子,所有的疑问都彻底消散。 “对了主任,我和山杏,还喜欢画漫画编故事,您知道葫芦娃吧,葫芦娃脑门上的标记,就是我们给美术厂提的建议。” 小老四又想起来一件事,这个倒不是她显摆,主要是担心学校不收她们。 山杏也点点小脑瓜:“青青表姐的美术厂,准备拍摄统一小姐妹的动画片,介绍一些科学常识,我们还给写了好几个小故事呢。” 这下真捡到宝了。 柳主任站起身,先和刘青山握握手,然后又慈爱地摸摸两个小姑娘的脑瓜: “欢迎你们加入新学校。” 老四老五当然能听明白,两个小家伙齐齐向柳主任鞠躬,然后伸出小巴掌,在空中啪的击了一下。 要是刚见面的时候,两个小丫头敢做这种动作,肯定会引起柳主任的不满。 但是此刻在柳主任眼里,却只觉得她们天真可爱,灵性并没有因为古板的教育而泯灭。 刘青山也彻底放心,笑呵呵地望着妹妹,心中也荡漾着浓浓的骄傲。 “柳主任,我下学期正好接初一,不如就把她们分到我们班级吧?” 张老师早就动了心思,这样的好学生,也会给老师涨脸的。 柳主任未置可否地笑了笑,然后向小老四问道:“你们村里的小学,还应该有像你们这样的孩子吧?” “嗯。”老四点点头:“平时我和山杏是成绩最好的,还有小曼和锁柱他们几个,也都很棒的。” 而山杏则更机灵:“主任,要不也叫他们都来试试?” 都是一块长起来的小伙伴,感情当然好,就像张小曼,得知老四老五来首都上学,都哭了好几场呢。 刘青山也是心中一动:这样好像也不错,夹皮沟将来的发展,需要更多的人才。 而学习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无疑也是非常重要的。 至于供孩子在首都读书,对别人或许有些困难,但是对夹皮沟的村民来说,这都根本不是事儿。 于是他也笑着说道:“柳主任,还有不少乡亲们都跟我说过这事呢,还请您多帮忙。” 别的不敢说,给老师逢年过节的,发一张龙腾商厦的购物卡,还是不成问题的。 或者是,夹皮沟山货店的购物卡也成。 事情就这么定下来,刘青山留着妹妹出了校门,小老四就张罗着往村里打电话,赶紧把这个消息告诉张小曼他们,也都来进行测试。 消息传回夹皮沟,老支书用大喇叭一通知,有适龄儿童的十几户人家,全都动心了。 能去首都读书,对于小山沟里的人来说,是无法拒绝的诱惑。 张杆子叫的最欢:“俺连小学都没上过,俺闺女要是能去首都读书,俺头拱地也得供着!” 这话赢得了村民的一致称赞,都吵吵说,杆子这个后爹,别亲爹都强。 于是就把十几个孩子归拢到一起,派人领着进京。 反正这边有刘青山,还有夹皮沟山货店的人照应着,家里也放心。 刘青山忙完了两个妹妹上学的事情,就重新投入到收购大业之中,第一站去的就是影视城。 他还惦记着亚运村那边的楼盘呢,李大少在这里投资过亿,估计早就急成热锅上的蚂蚁。 刘青山也是好心:别把人家堂堂大少爷给急出毛病来,那多不好,咱们还是早点帮他解除后顾之忧的好。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