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苹果树-《阴间那些事儿》


    第(2/3)页

    巴梭在出寺前,花了很多时间,从后山摘取了一些小小的果子。每个果子都有珍珠那么大,他用线把这些果子穿在一起,足足有上百个,做成了一个相当长的手链。每看过一个孩子,他就会摘下手链上的一枚果子给孩子。

    这种行为类似于一种宏愿,希望在散光手链的果子之前,上师的转世灵童便会出现。

    这一天我们一无所获。

    在村里又呆了两天,所有的孩子都看过,没有一个符合要求。我们离开这里,向着嘉措湖进发,围绕这片母亲湖,星星散散还有许多村庄,在找到转世灵童前,我们都要一一查验。

    地势开始颠簸不平,很多地方都要爬山。山骡子走山路如履平地,可我们这些从城里来的人就不行了,走一段就要歇一段,尤其这地方海拔又高,呼吸困难,非常痛苦。

    可谁也没有叫苦,在尼泊尔的这些日子,我们每个人都受到了一次精神上的洗礼,大家都有种为信仰付出的心态。蔡玉成是为了自己的爷爷,他下意识觉得,自己越累越虔诚,爷爷的结果或许就更圆满。冯良是摄影师,爬山入谷的早已习惯。花清羽和巴梭,更是抱着寻找上师转世的信仰在行动。

    而我没他们这样“功利”的想法,我走在这里,有点随风漂泊的意思。

    我们在山路旁碰到一些劳作的妇女,巴梭便会询问她们是哪个村子的,村里有没有特别的小孩。

    妇女们听说我们是来寻找转世灵童,手里的工作也不干了,领着我们回到自己的村里。

    巴梭和村长打过招呼,开始查验每个适龄的孩子,又找了一天,还是一无所获。

    我们在天黑前再次出发,希望能在入夜的时候,赶到嘉措湖村。那里是最靠近湖水的村落,四周大山群绕,也是上师的出生之地。

    夜晚天气凉爽,渐渐起了风,我们找到山脚下一处避风的地方,在地上垒了锅台,点上柴火,放上铁锅,简单煮了一些面条吃。

    遥远的前方,深深黑夜中,遥遥有数盏灯光。那里就是嘉措湖村。

    我们打着手电,拉着骡子,走着夜路。夜晚非常宁静,谁也没有说话,都沉浸在气氛中。骡子脖上挂着铃铛,走起来铃铃铛铛作响,夜风习习,远处星星般的灯光,有种无法言说的静谧。

    走了大概一个小时,我们来到村口。村子里的村民休息得都很早,这种穷乡僻壤也不会有什么夜生活,我们打着手电照过去,想找一家亮灯的居民家里投宿。

    刚进村口,巴梭忽然停下来,他打着手电正在照着一样东西。

    我们凑过去看,手电光斑落在不远处,那是用砖头垒出栅栏,保护着里面的东西。在栅栏的中间,生着一棵树,不算太高,目测能有四五米,树干很细。

    手电的光亮中能看到圆形的树冠,茂密的绿叶。

    “怎么了?”冯良疑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