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8. 有别的算盘-《皇上您该去搬砖了》


    第(2/3)页

    朝廷里那批能打的都以垂垂老矣,年轻一辈中没有任何一个是于奇正的对手。

    不过为了保险起见以及让朝廷败得更惨,他得给这件事再上一道保险。

    这道保险就是徐高材。

    胡忠仁这次让秦晓鸾举荐徐高材,也就是这个意图。

    上次兵败后,徐高材脸上已经刻了“当代赵括”四个字,成为一个笑话。

    但现在说服了秦晓鸾,让她在后面,把功劳和风头让出来,徐高材这次一定会有一些成绩。

    这么一来,就能扭转人们心中对他之前不好的印象。加之那些门阀系的活动,对他的风评会变成“人有失手马有失蹄,不能以一次胜负做出结论。”

    另一方面,徐高材在这个过程中,又恢复了“官员”的身份,再要提拔起来就顺理成章得多。

    更重要的是,徐高材在“征讨于奇正”这件事上,绝对和其他人表现得不同。

    胡忠仁几乎可以确认,军中那些天天念叨着要去打仗建功立业的少壮派军官,如果听到对手是于奇正,心里也会打退堂鼓。最显著的例子,就是齐超群。

    别说齐超群了,所有原安西、河西的军官,还有交趾那边的徐进,这些能打的少壮派军官,没哪个愿意接这活的。

    对圣上来说,相比在少壮派军官中又新养出一匹狼,会更倾向于比较好控制的世家子弟。

    不过这中间又有个很搞笑的事。朝堂上那些大臣,只要听到“征讨于奇正”都会举双手赞成。但是有一点,如果说是让他们自己家的子侄去打于奇正,就会坚决反对了。

    对这一点,胡忠仁心里有绝对的把握。这么多年来,对于这些世家的虚伪面目,他实在是看得太清楚了。所以,只要是别人家的孩子,他们都会极力赞成。

    所以,最佳的人选就是徐高材。

    在徐高材心里,是真认为自己上次是“人有失手马有失蹄”,他的内心深处压根就没觉得自己不如于奇正过。不仅如此,他还迫切地需要有这么个机会来证明这一点。

    而对于主心骨英国公已经归西的徐家来说,也非常需要年轻一代中有个能撑得住的人。

    这种种情况综合作用下,徐高材挂帅出征的可能性就变得非常大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