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想看看这些在电视里平时只会拿个话筒咿咿呀呀的歌手在现实里说话是什么样的…… “怎么给几位导师定位呢?我们不给人家一个明确的要求,他们也不好办的。” “刘寰老师负责学院派、家长派、传统派、传说中的old-fashioned way;庾澄庆负责标新立异、搞怪等等。杨坤和那英属于“流行”派;那英负责温柔女性、情感歌者、疗伤情歌;杨坤负责摇滚、纯爷们……” “就这些了,宗哥,你请的那些专业策划是干什么吃的,没能力早点走人,重新再找人,节目的宣传,我看还是交给万重山的宣传部吧,如果你有信心自己搞,先把方案拿出来!” 孟轻舟确实有些生气,不是针对宗帅,主要是海上花那些号称自己是专业策划的。 原时空的第一季好声音,为什么要花那么高的出场费邀请刘寰? 因为刘寰有极高的江湖地位,这使得他在整个节目中扮演一个“镇场”的角色,有点像父亲在家庭中里的地位,属于一个“不敢惹”的人物。 刘寰说点什么,评价什么,观众的第一反应是“绝对正确”,这事实上是对节目的一种变相保护。 刘寰在节目表现非常稳定,该讲笑话的时候就讲,观众非常喜欢:“刘寰原来这么随和”;该严肃的时候脸一沉,气氛马上就静下来,观众情绪跟着调动。 简直是绝佳的娱乐节目变压器! 这些搞策划的,不去研究导师的定位,天天琢磨怎么引起争议,简直是本末倒置! 世界上的所有歌手,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靠嗓子吃饭型,比如王菲、mariah carey、张学友,这歌只能他唱,换别人唱我就不给钱; 靠歌吃饭型,比如披头士、周截伦、罗大佑,主要是歌好听我才给钱,换个人唱可能比他唱得更好; 靠脸吃饭型,比如刘德桦、关之琳、赵微,只要他人站在台上,不管唱的是不是歌我都给钱。 中国好声音这档节目的初衷很明显,是希望发掘第一种类型的歌手。 “宗哥,我的意见是不用着急,先把选手挑选好,所有的准备工作做好以后,再开拍!” 第(3/3)页